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 . 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就能避免误差 C . 当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1.570分米,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 D . 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用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来控制噪声的 B . 在空屋子里听别人说话比在旷野里洪亮,是发声时声带振幅更大的缘故 C . 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 D . 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3、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相符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钢笔“错位”﹣﹣光的折射 B . 图片_x0020_100002 手影﹣﹣光的反射 C . 图片_x0020_100003 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4、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图甲中“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 B . 图乙中草叶上“露珠”是汽化现象 C . 图丙中“飘渺的雾”是液化现象 D . 图丁中树枝上的“白霜”是升华现象
5、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4m,当她靠近平面镜,像大小不变 B .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m,当她靠近平面镜,像变小 C .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当她靠近平面镜,像变小 D .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当她靠近平面镜,像大小不变
6、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 . 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100kg C . 初中生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5s D . 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7、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 . 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D . 经过10s,甲乙相距90m
8、小字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   )

图片_x0020_100010

①量杯质量为20g

②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③该液体密度为2g/cm3

④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

A . 只有①②正确 B . 只有②③正确 C . 只有①④正确 D . 只有③④正确
9、现有三个体积和质量均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已知铝、铁、铅三种物质的密度分别是:ρ=2.7g/cm3、ρ=7.9g/cm3、ρ=11.3g/cm3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可能是空心的 B .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 . 若铅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D . 三个球都可能是空心的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口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在镜面上(填物态变化)而影响观察。借助镜子可以观察到牙齿的背面,牙齿背面的像和牙齿背面关于镜面,为了成像更清晰医生应将灯光照亮(选填“平面镜”或“牙齿”)。

图片_x0020_100018

2、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深刻的认识,很多诗词中都有描写,比如“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云不动”以为参照物,“云与我俱东”描述的“云与我”相对于地面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3、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有 70位来自祖国各地的钢琴演奏者在共同奏响《我爱你中国》。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歌手手持麦克风演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4、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底的深度为m.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可以声呐测量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吗?.
5、寒冷的冬天,我们常会在窗玻璃(选填“内侧”或“外侧”)看到美丽的冰花,它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下雪后,市政部门会在公路上撒盐除冰,其原理是为了降低水的
6、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沙漠中某一天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当天的温度差为℃。

图片_x0020_100001

7、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2∶5,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的比是
8、北方的冬天,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下面,这是因为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变      ,密度变      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气下沉到暖气片周围,使冷热空气形成对流,房间变暖和起来.

三、作图题(共4小题)

1、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作出图中物体的像。

图片_x0020_100019

2、请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人眼在B点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的光路图.

图片_x0020_100011

3、按照要求作图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大致的折射光线.

图片_x0020_100017

4、下图是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屛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右焦点F的位置。

图片_x0020_100020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100023

(1)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小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可能是,经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2)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在此实验中:

①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②小明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理想模型法”)。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24

(1)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2)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
3、小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时,进行了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5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才能使天平水平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106g,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则倒出的牛奶体积为V =mL;
(3)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则量筒中的牛奶质量为m =g;
(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牛奶的密度为ρ =g/cm3
(5)若操作第(2)时有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选填偏小、不变 或偏大)。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一支牙膏管口的横截面积是30mm2 , 每次挤牙膏2cm。李叔叔每天刷2次牙,一只标有150g的牙膏大约能用60天。求牙膏的密度是多少g/cm3。(在图中,可以把挤出的牙膏理想化为一段均匀的圆柱体,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图片_x0020_908691964

2、12月1日,阜阳迈入“高铁时代”。早上7点17分,京港高铁商合段首趟车G7787次复兴号动车从阜阳西站开出,如图,阜阳到合肥南站全程221km,高铁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

图片_x0020_100026

3、体积为30cm3的铜球,质量是89g,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请用两种方法推导(铜的密度ρ=8.9×103kg/m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