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多选题(共1小题)
1、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不相同的是( )
A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 .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 .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二、单选题(共11小题)
1、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A . 猎豹速度最大
B . 旗鱼速度最大
C . 褐海燕速度最大
D . 三者速度一样大
2、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鞋底的花纹
B .
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 .
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 .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3、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 . 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 . 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4、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 .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如图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
手对弹簧的压力
B .
人对跳板的压力
C .
手对弓的压力
D .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6、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
A . 密度小
B . 体积小
C . 硬度小
D . 弹性小
7、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 铁水凝固成铁块
B . 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
C . 把菜刀表面磨光
D . 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m
B .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1m/s
C . 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1h
D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mm
9、文明礼貌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在公共场所时,不能大声喧哗,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频率
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
照镜子
B .
日全食现象
C .
“折断”的笔
D .
山水倒影




1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 .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 .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哈夏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台下观众处的.
2、人坐在橡皮筏上随湍急的河水漂流,人相对河岸是 的,相对 是静止的.
3、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4、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数千年之久的“地心说”。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选填“居里夫人”、“哥白尼”、“牛顿”或“安培”)
5、小红背书包上楼,她在给书包作用力的同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的,肩膀也受到书包给她的力。上楼过程中小红受到的重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7、自制一个铅锤线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吊起重锤的细线对重锤有拉力,拉力属于弹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而产生的力.
8、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物件,用天平进行测量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它的质量为g。若在称量时将小物件与砝码在砝码盘的位置放反了,称出物体的质量(选填“不能”或“能”)。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在图中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2、在图中画出重6N的茶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2)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tBC=s;vAB=cm/s;vBC=cm/s;
(3)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是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后,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向(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3、八年级8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哪些因素有关”。小刚和小强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 方体木块和一块长木板,用弹簧测力计向右拉动木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实验中要先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分度值为N,物重为N;
(2)实验时,在水平桌面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做运动。小刚和小强通过分析图中甲、乙两次实验,发现乙图中弹簧测力计大于甲图中的示数,可以得出结论;
(3)分析图中和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接触面间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另一组的小华得出的结论与小刚和小强的不同,小华设计的是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小华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六、计算题(共3小题)
1、某校园内立有一质量为3000kg的景观石,体积为1.2m3 , 则:
(1)该景观石的密度为多少kg/m3?
(2)该景观石重多少N?
2、下表京渝高铁列车G310次从重庆北站开往北京西站的运行时刻表,该列车最快时速可达到200km/h以上,京渝两地的铁路旅行时间缩短,这标志着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的重庆,对外交通连接更加便捷。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里程/km |
重庆北站 |
07:58 |
0 |
|
丰都站 |
09:00 |
09:02 |
134 |
汉口站 |
14:58 |
15:18 |
798 |
北京西站 |
22:20 |
2078 |
(1)求G310从重庆北站到汉口站的平均速度;
(2)若G310列车全长400m,当以速度50m/s通过某隧道时,从车头开始进入隧道到车尾完全通过隧道所需时间为2min,求隧道长。
3、小雨所在的学校为学生发放营养配餐牛奶,小雨为知道牛奶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她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再将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最后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
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 |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 |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 |
123.8 |
62 |
60 |
(1)根据表中的数据,算出牛奶的密度是多少kg/m3?
(2)若牛奶包装盒上写有“300mL”(1mL=1cm3)字样,请问一盒牛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若盒子质量为0.1kg,包装盒与牛奶总重多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