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九十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 .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D . 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2018年10月9日安丘市最大降水量413m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B . 结果中的“3”是准确值 C . 为便于看清水量,读数时视线要高于水面 D . 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4、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 . “歼10”战斗机 B .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C . 地面上的房屋 D . “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5、如图所示的各实验中,用来研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 B . 图片_x0020_100002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C . 图片_x0020_100003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 . 图片_x0020_100004 不断将钟罩内空气抽出时,听到的声音在不断减小
6、以下事例中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 . 扬声器播放的音乐使烛焰晃动 B . 超声波清洗眼镜 C . 医生用 B 超检查身体 D . 穿越市区公路两边的“隔音蛟龙”
7、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音调相同,响度不同 B . 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C . 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D . 响度相同,音调相同
8、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收热量的是(  )
A .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B . 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 C . 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 D . 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10 树叶上的霜 B . 图片_x0020_100011 护目镜上的“水雾” C . 图片_x0020_100012 湿衣服晾干 D . 图片_x0020_100013 冰雪消融
10、下列数据中,符合中学生实际情况的是(   )
A . 脚的长度约为45cm B . 行走一步距离约为50cm C . 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D . 心脏跳动一次需10s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也可以是真空 B .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C . 音调相同的乐器音色不一定相同 D .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控制噪声的有效方法
2、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
A .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地点 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平和 剧烈
相同点 汽化、吸热
B .
物态变化 吸,放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液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C .
物态变化 现象
升华 卫生球变小
汽化 冬天口中呼出“白汽”
液化 冬天湿衣服变干
D .
固体 熔化过程的相同点 熔化过程的不同点
温度变化 有无熔点
晶体 吸热 保持不变
非晶体 吸热 升高
3、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4

A . 物体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AB段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了7s C . AB段的速度是12m/s D . OA段的运动速度都要比BC段的速度小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停表时间为mins,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片_x0020_100015

2、魔术师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将酒杯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3、如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选填“会”、“不会”)熔化;如果烧杯和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选填“会”、“不会”)沸腾。

图片_x0020_100016

4、生活中有一些地方需要安静,“静”的目的是提醒大家说话要注意控制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处减弱噪声的警示。

图片_x0020_100017

5、2020年6月1日起全国开展“一盔一带”行动,要求骑行摩托车时必须佩戴头盔,有时候在骑行时头盔上的镜片会起一层白雾,如图所示,白雾的形成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当骑行者将镜片掀起时,白雾便很快消失,这是由于镜片表面空气流速(选填“变大”或“变小”),白雾蒸发加快的缘故。

图片_x0020_100018

6、小明上学从家到学校距离2000米,骑车上学时,若前500米的速度是10m/s,后1500米的速度是15m/s,则他通过前500米的时间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驶轿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该车的宽度为1.8m,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2、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请根据它提供的信息求: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2:05

发车时间

09:0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1)D412次动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动车在常州和南京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实验题目: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仪器:斜面、小车、金属片、

实验步骤:

A.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运行,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9

B.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用测出小车到斜面底端金属片的长度,即通过的路程;

C.用测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金属片所用的时间;

D.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测出路程和时间;

E.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测出路程和时间,把上述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F.根据测出的s、t,用算出小车通过斜面AC、AB、BC的平均速度。

实验次数

路径

路程s/m

时间t/s

平均速度v/( )

1

AC

1.8

2.5

2

AB

0.9

1.5

3

BC

0.9

0.9

G.第1次实验的平均速度与第2次实验平均速度不同的原因是

H.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图片_x0020_100020

(1)根据记录在图1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2)试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
(3)由图象可知,水的沸腾特点是
(4)由图象可知,水的沸腾条件是
(5)由图象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沸点低于100℃,原因是
(6)如图2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作用是
(7)如图3所示的是小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是沸腾时的情况。
3、“初心”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小玻璃瓶、玻璃细管制成一个温度计,要求温度计的量程是0~100℃,分度值是2℃。对于在玻璃瓶和细管中装入哪种液体,同组的同学们还未决定是选择“甲苯”还是选择“酒精”,他们从物理书中查询到的资料如表格所示。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熔点/℃

沸点/℃

甲苯

﹣117

111

酒精

﹣95

78

(1)在玻璃瓶和细管中应装入      液体制成的温度计才能合乎要求。
(2)把自制的温度计放入装有适量的      液体后,待玻璃管中液柱稳定后在玻璃管中的液面处的位置标出“0℃”的刻度线和“0”。
(3)把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放在      中,待玻璃管中液柱稳定后在玻璃管中的液面处的位置标出“100℃”的刻度线和“100”。
(4)在“0”刻线和“100”刻线之间分成      等份,标出各刻线和对应的数字,并在温度计的适当位置标出温度单位的符号“℃”。

图片_x0020_100023

六、简答题(共1小题)

1、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标有直径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同样的铅笔,你能较准确地测出它的直径吗?请设定物理量的字母,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的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天津九十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