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吉他手在演奏吉他前,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拧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调节吉他发出声音的 (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传播速度
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 .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C .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 .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3、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

A .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 .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 .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4、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发生了(   )
A . 液化现象 B . 汽化现象 C . 熔化现象 D . 升华现象
5、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  )
A . 音调相近 B . 频率相近 C . 音色相近 D . 响度相近
6、“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霜的形成属于(  )
A . 凝固 B . 液化 C . 凝华 D . 升华
7、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8、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 街道边“刺眼”的玻璃幕墙 B . 夜晚朦胧的月亮 C . 呈现着彩色图案的投影屏幕 D . 白天火热的太阳
9、北京一个小朋友面向正南方向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左侧,现在的时间是(  )
A . 早晨 B . 中午 C . 下午 D . 无法判断
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 . “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 .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要低 D .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11、超声波探伤作为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它应用超声波仪器或设备来进行检测,既可以检查肉眼不能检查的工件内部缺陷,也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 . 频率太低 B . 频率太高 C . 响度太小 D . 传播速度太快
12、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晶体的熔点是80℃ B . 晶体熔化从第5min开始 C . 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D .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13、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假设 C . 进行实验 D . 分析论证
14、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是利用了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入冰箱的冷凝器里,在这里制冷剂从气态变成液态;接着,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液态制冷剂又变成气态。下面关于制冷剂在冰箱内循环流动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时,发生汽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B . 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时,发生液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C . 制冷剂在进入冷凝器时,发生液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D . 制冷剂在进入冷凝器时,发生液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超市里用保鲜膜来包装“净菜”,可以减缓“净菜”中的水分蒸发,这是因为(   )
A . 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 B . 降低了液体的温度 C . 减缓了液体周围的空气流动 D . 包括以上三个因素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热量。
2、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3、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金属

熔点t

1525

1083

962

1064

3410

660

沸点t

2750

2596

2212

2707

5627

2327

4、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请举出这一现象在生活中应用的一个实例
5、小明利用暑假到内蒙古草原旅游,他被草原上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深深吸引,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吸收/反射)了绿光,白云呈现白色是因为
6、“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这时,整个缸内的糖水是(均匀/不均匀)的,从侧壁沿水平方向向缸内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个现象说明;搅拌后,观察到光的路线是直线,这个现象又说明

图片_x0020_100005

四、实验题(共8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情形和图像,完成填空:

图片_x0020_100004

(1)如图甲是某时刻体温计测量后的情形,此时的读数是℃;
(2)如图乙所示,要在短时间内使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金属盘内盛放适量的(冰块/热水);
(3)如图丙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在第3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
2、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做物态变化实验。

图片_x0020_100006

(1)如图甲所示,把干冰放入水中时,会发现在水面上方会出现大量“白雾”,这种“白雾”的本质是(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小水珠)。它是由空气中的(填物质的名称),经过(填物态变化)而来的。
(2)把干冰放入试管中,在试管口套气球,如图乙所示。气球体积会逐渐变大,气球中的气体是,它是干冰(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3)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的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丙所示。白霜是因为靠近试管外壁的(填物质的名称)(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3、在学习声现象时,小华和小明一起做实验: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能激起水花;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2)对上面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华用力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和aefg分别是小明和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片_x0020_100013

(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受热
(2)分析图乙中的图像aefg,在4~5min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态。
(3)分析图乙中的两个图像,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
(4)图乙中的两个图像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是小明和小华所用海波的(多少/初温)不同。
5、在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她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丝

80

1.02

I

尼龙丝

100

1.02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5)本探究实验中,应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6、江南农村有腌咸菜的习俗,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咸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结冰。他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向水中撒盐,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的状态、测量其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甲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4

(1)从图像中你判断盐水结成的冰是(晶体/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盐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保持不变/降低)。
(2)盐水从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min。凝固点为℃,在第25 min时,物质处于状态。
(3)实验证实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高/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变少/不变)。
7、2000多年前,墨翟用小孔成像的实验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你做过这一实验吗?你认为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能用图示表达出你的研究过程吗?请仿照示例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示例) 猜想: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研究方法的图示:

图片_x0020_100016

猜想一:

研究方法的图示:() ;

猜想二:

研究方法的图示:() 。

8、小明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泡沫塑料①和卫生纸②两种材料作保温材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两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他做两个相同的硬纸盒,把盛有热水的烧杯放入填有不同保温材料的硬纸盒中自然冷却,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乙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

(1)为了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你认为小明在实验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至少写出两点)(
(2)根据实验图像提供信息,材料①和②,谁的保温性能较好?为什么? (
(3)分析实验图像数据,你认为热水放在房间里降温时,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_) (3)
A . 先快后慢 B . 先慢后快 C . 均匀降低 D . 基本不变 
(4)当时的室温大约是℃。
(5)根据描绘的热水冷却图像,如果你要尽快喝一杯奶咖啡,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方式1: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方式2: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那么,你认为(方式1/方式2)的冷却效果较好。

五、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2、如图所示,小华站在路灯下,请画出小华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地面上影子的范围。(保留作图痕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