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学科素养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
A . 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B . 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 . 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D .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2、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 . 身高约为160dm
B .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 . 步行速度约为1m/s
D .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3、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 . 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 . 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 . 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 . 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4、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 .
B .
C .
D .




5、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
A . 太阳
B . 地面
C . 战斗机
D . 空中的云
6、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7、小军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分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时,依据的是这些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节奏
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9、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 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 . B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C . 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 . 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10、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人体温都是39.5℃
B .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 .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39.5℃
D . 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
11、“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
A . 音调的高低
B . 音色的好坏
C . 响度的大小
D . 上述说法都有道理
12、下图刻度尺的量程和精确度分别为( )
A . 15cm 1cm
B . 15cm 1mm
C . 15mm 1mm
D . 15mm 0.1cm
13、小方同学的100米跑成绩为16s,小潘同学的50米跑的成绩为7s,由此可知他俩跑步时( )
A . 小潘跑得快
B . 小方跑得快
C . 一样快
D . 不能比较
14、下图的几个实验中,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15、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铁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
A . 水、空气、铁
B . 铁管、水、空气
C . 水、铁管、空气
D . 空气、水、铁管
16、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A . 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 . 孕妇做“B超”
C . 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 . 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m = nm 1nm= m
2、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s,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
3、演唱会上,女高音给男低音做伴唱,其中音调高的是,响度大的是(均选填“男生”或“女声”)
4、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
5、如图所示,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乙车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0~4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6、学校准备开晚会,有学生在校园内排练舞蹈,产生了噪声。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团委要求练舞时调小音量,这是属于 (填控制噪音的方法);调小音量后声音在空中传播的速度 (选填“变慢”或“不变”)。在教室的同学把门窗关上,属于 (填控制噪音的方法)。
7、常用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的方法装入其中的,当打开阀门,又会发生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时需要,所以手不要握住瓶身,以防冻伤.
8、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例: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熔化,吸热。
(1)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
(2)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从冰箱中取出冰冻的一块金属,它的表面会变湿。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这种加热方法是法,目的是。甲图的器材安装调整应该按顺序进行。(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min。
2、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和
(2)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三个停表图分别表示小车在开始和斜面中点以及到达斜面底的时间。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m/s,小车通过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由此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车做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某同学做了下面的一组实验。
(1)如图甲所示装置能探究的有 和 ;
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 。并由此推理可得真空 。
(4)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拔和慢拔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了变化(如图丁)。由此可得,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频率越 ,音调就越 。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山崖行驶,司机鸣笛后4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速度为340m/s,求:
(1)从鸣笛到听见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s1;
(2)从鸣笛到听见回声,声音经过的路程s2;
(3)鸣笛时,汽车和山的距离s。
2、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广场的过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刚从家到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小刚在步行期间4分钟内走过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