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化学中考难点专练 05 物质鉴别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括号内物质)及相互之间的反应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
A . 固体:硫酸铜、生石灰、石灰石(稀盐酸)   B . 气体: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C . 固体:食盐、硝酸铵、烧碱(水) D . 溶液:纯碱、食盐、盐酸(酚酞试液)
2、已知某混合溶液由HCl、Na2CO3、H2SO4、CuCl2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与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该混合液由HCl、H2SO4  B . 该混合液由H2SO4、CuCl2 C . 该混合液由HCl、CuCl2 D . 该混合液由Na2CO3、CuCl2
3、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 . H2  CO  CH4    B . CH4  CO  H2    C . CO   CH4  H2    D . CO  H2  CH4
4、鉴别空气、O2、CO2最简单的方法是()
A . 闻气味    B . 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C .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D .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5、通过观察颜色即可鉴别的是(   )
A . 铁丝和铜丝    B . 氧气和空气    C . 软水和硬水    D . 木炭和二氧化锰
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黄铜和黄金

稀硫酸和稀盐酸

硝酸铵和碳酸氢铵

棉花和羊毛

方案一

分别加稀盐酸

分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闻气味

取样,点燃,闻气味

方案二

分别加硫酸镁溶液

打开瓶塞,观察瓶口是否有白雾

分别加入稀盐酸

用手触摸

A . A    B . B    C . C    D . D
7、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 . SO2和CO2(闻气味) C . H2O和H2O2(MnO2 D . N2和CO2(燃着的木条)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下述两个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

甲同学的方案:溶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乙同学的方案:溶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

你认为哪种方案合理,为什么?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上一次实验后忘记塞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1)【提出猜想】

①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③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2)【讨论】小明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1)(2)可推断,猜想②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③也可能正确,理由是      

于是小王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3)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      。静置,分层。
(4)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化学方程式:      。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5)【反思】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示):      

由此,同学们建议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时应注意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为了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你认为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氯化钠溶液

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开展“废物利用、减少污染”的活动中,取某工厂合金废料(含铝、铁、铜)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Ⅱ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用到的铁制仪器为      
(2)固体A的成分是      ;氢氧化铝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3)固体C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4)图中由含铝的钠盐制备氯化铝的两种途径,你认为合理的途径是      (填:“I”或“Ⅱ”),理由是       
3、质检人员义务为农民检测化肥(如图),她们抄取化肥袋上化肥的名称:碳铵、氯化铵、硫铵、磷矿粉、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若你参加了检验组成员,请你探究。


[提出问题]怎样检验这些化肥?

(1)[设计实验1]首先,通过物理方法设计方案如下(不填表格):

收集到的各种化肥

外观

气味

溶解性

观察外观,将上述化肥初步分类。你认为灰白色化肥一类是①      ;其它为白色。

闻气味:在白色化肥中能闻到明显气味的是碳铵,该化肥被检验出来。

溶解性:没有检验出的灰白色化肥分别放在等量水中,搅拌静置,不溶于水的被检验出化肥是②      

(2)[设计实验2]对没有区分开的白色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进行研磨有氨味的是③      ;写出一个研磨有氨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④      
(3)[反思交流

①上述化肥中,对氯化物和硫酸盐,检验它们时,先加入⑤      

②终上所述,归纳检验化肥由易到难的步骤,每步用一个字概括为⑥1       2       3      4       5再检验阴离子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下图实验。

试推断:

(1)白色沉淀B是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应采用的方法是      
2、为探究CuO和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⑴取少量CuO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粉末全部溶解,得到溶液A。

⑵向步骤⑴的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況淀生成。得出结论:A中溶质只有CuSO4。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继续迸行实验。

⑶向步骤⑵的武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随加入NaOH溶液貭量的变化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b~c之间的沉淀是      

②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有      (填化学式)。

③由以上实验总结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3、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氨气(NH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铵盐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CaCl2溶液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2)用C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      口通入(填“a”或“b”);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      石蕊试纸(填“红色”或“蓝色”)。
(3)某同学对充分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做进一步研究:

【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I:Ca(OH)2、NH4Cl和CaCl2

猜想II:Ca(OH)2和CaCl2

猜想III:NH4Cl和CaCl2

猜想IV:只有CaCl2

有同学对上述猜想提出质疑: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      

(4)【实验探究】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      (填一种猜想)错误。

③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NH4Cl,于是得出结论猜想III正确。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5)【评价反思】该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措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9年初中化学中考难点专练 05 物质鉴别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