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10 溶解度、溶液的浓度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 . 浓溶液
B . 稀溶液
C . 含100克水的溶液
D . 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实验室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稀释后得到稀硫酸溶液,这个过程中需加水( )
A . 49g
B . 98g
C . 88g
D . 88.2g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都等于 60%
B .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
C . 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D . 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乙析出晶 体比甲析出晶体多
4、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68 | 3.73 | 7.3 | 13.4 |
A .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 40℃时,向4g高氯酸钾中加入96g水可配制4%的溶液
C . 某高氯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 . 将80℃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40℃时,一定有固体析出
5、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40%),另一瓶是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 . 加一定量的水
B . 加人少量的硝酸钾晶体
C . 降低温度
D . t℃时蒸发少量水
6、有关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有下列叙述:①搅拌可增大溶解度;②搅拌可加快溶解速度;③颗粒越大,溶解越慢;④温度越高,溶解度一定越大。其中错误的是( )
A . ①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7、X、Y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0 ℃时,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5克X物质,40℃时,20克水中溶解6克Y物质恰好饱和,则30℃时,X、Y在水中的溶解度( )
A . X>Y
B . X<Y
C . X=Y
D . 无法比较
8、t1℃时,分别将20 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如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 .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 g
D .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 g
9、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 . 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C . 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D . 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10、下图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B .
恒温时将NaCl不饱和溶液不断蒸发水 .
C .
向饱和Ca(OH)2溶液中不断加人CaO固体
D .
20℃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




1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 . t2℃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7.5%
C . 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D . 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12、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
B . 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 t2℃时将70 g甲物质加入100 g水中,可得到170 g溶液
D . 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浓H2SO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将 20 g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H2SO4稀释为 10%的 H2SO4 , 需要水的质量为 g;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质的量分数 (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2、50℃时,将12g硝酸钾溶于108g水中,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将此溶液分为三等份。
(1)取第一份溶液,使其温度升高10℃(无水分损失),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2)取第二份溶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倍,需加入硝酸钾晶体 g,或者蒸发 g的水。
(3)取第三份溶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 g。
3、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n克,将m克氯化钠投入到n克水中,充分搅拌,若得到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如果m克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在n克水中,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在20℃嘉,向100 g水中加入40 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134 g氯化钾溶液。则该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g。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的含义 。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t3℃(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
Ⅰ.溶质的质量 Ⅱ.溶剂的质量 Ⅲ.溶质的质量分数
(4)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5)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5)
A . 丙>甲=乙
B . 甲=乙>丙
C . 甲>乙>丙
D . 乙>甲>丙。
2、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1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 (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 ;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配制时应选择 (填“10””50”或“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如图是某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求:
①t1℃,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②t2℃,B点对应的溶液是否饱和?
2、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1)求这瓶浓盐酸的质量。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求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
3、已知烧杯中装有200g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其中含硫酸铜4.8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氧化铜,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氧化铜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提示: )请计算:
(1)m= g。
(2)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3)若取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10g配制成20%的硫酸铜溶液,需要30%的硫酸铜溶液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