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巩固(共6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氢气验纯
B .
连接仪器
C .
取用石灰石
D .
CO2验满




2、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 石油
B . 天然气
C . 酒精
D . 煤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 天然气
B . 汽油
C . 氢气
D . 酒精
4、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 、石油和天然气。
(2)大型飞机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压入燃烧室,促进了航空煤油的燃烧。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 ,汽油的成分之一为辛烷
,辛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影响的物质是 。

(3)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可燃冰”属于
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
能源。



(4)现在化石燃料等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风能、 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5、氢气是一种理想新能源,但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你认为制约氢能源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6、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福建,全省各个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 . 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
C . 焚烧塑料垃圾
D . 使用一次性木筷
二、强化提升(共4小题)
1、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试验操作先后次序中,错误的是( )
A . 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B . 制备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C . 加热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物制取氧气后,先移导管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D . 掏沼气池(沼气池内有大量可燃性气体CH4)前,先进行灯火试验
2、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B . 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 . CO、CO2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D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性质相似
3、实验室中有下列仪器:
(1)填写标号仪器名称:③ 。
(2)欲在实验室制取H2 , 应选择发生装置仪器的组合为 (选择一套,填序号);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当用装置⑩收集H2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为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 、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破坏环境.
(3)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三、真题演练(共5小题)
1、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 煤
B . 石油
C . 天然气
D . 氢气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产生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B . 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的泡沫不一样多
C . 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
D . 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可能是面粉
3、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 。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 天然气
B . 石油
C . 煤
D . 乙醇
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 检查气密性
B . 加入锌粒
C . 产生氢气
D . 收集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