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 X>Y>Z
B . Z>Y>X
C . Y>X、Y>Z
D . X>Y、Z>Y
2、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 . Zn、Ag、CuSO4溶液
B . Zn、Cu、Ag、稀盐酸
C . Cu、Ag、ZnSO4溶液
D . 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的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B . 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Zn(NO3)2
C .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D . 取d点时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
4、某同学取8gZnO、Al2O3、Cu的混合固体,与73g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
A . 70%
B . 40%
C . 30%
D . 60%
5、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 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三种金属消耗稀
的质量:
D . 三种金属与稀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6、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 )
A . 硫酸亚铁溶液
B . 稀盐酸
C . 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 . 稀硫酸
7、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 . 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 .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8、下列四种金属中,能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是()
A . Cu
B . Ag
C . Zn
D . Hg
9、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 2NaOH+CuSO4═Na2SO4+Cu(OH)2↓
B . CaCO3+CO2+H2O=Ca(HCO3)2
C . 2NaNO3
2NaNO2+O2↑
D . CuO+H2
Cu+H2O


10、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 .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
D . 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11、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所得H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2、现有
三种金属,若将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X溶解并产生气泡;若将
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Y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而
表面无变化,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B .
C .
D .




13、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共生成1g氢气,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 . Zn和Mg
B . Fe和Mg
C . Zn和Fe
D . Mg和Cu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华雪同学把两根绕成螺旋状的洁净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
(1)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可观察到铜丝上有 色物质生成,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3)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
(4)根据上述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华雪同学 (填“能”或者“不能”)证明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Al>Cu>Ag
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请任写出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2)因性能优良,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是 。
(3)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请写出该氧化膜的化学式 。
(4)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杂质CuCl2 , 简要叙述除杂的操作步骤是 ,除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的目的是 。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 (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4)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又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 ,Y是 溶液。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小亮同学将一称重后的铜片伸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待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铜片直接称量,发现其质量增加了ag。请回答: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取出铜片后,烧杯内溶液质量减少了 克。
(3)小建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取出铜片后的溶液中,充分振荡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生成,则可推断滤液中的溶质是 。
2、已知置换反应A+B→C+D能够发生.
(1)若D为H 2 ,B为稀硫酸,则A可能为 、 、 、 等活泼金属,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D为Cu,化合物B可能为 (填化学式),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
(3)某些非金属也有活动性顺序,已知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l2+2NaBr=2NaCl+Br2 , Br2+2NaI=2NaBr+I2 . 上述反应属于 反应.在I2 、Cl2、Br2三种非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活动性最弱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