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 . 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 C . 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D . 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
2、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 . 甲烷和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硫和二化化氮
3、已知,常温下氯化钙、氯化钠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 . B . 氢氧化钠溶液 C . 纯碱溶液 D . 硝酸银溶液
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中残余硫酸;②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将稀氨水(含有NH4+、OHˉ)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岀蚁酸)止痒。

A . ①②③④ B . 仅①②③ C . 仅②③④ D . 仅①③④
5、某同学对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中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通过对四个实验方案的评价,你认为最佳的实验方案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325059905 柠檬pH(2~3)    B . 图片_x0020_1606353027 橙子pH(3~4)    C . 图片_x0020_1560172148 西红柿pH(4~5)    D . 图片_x0020_1616253155 西瓜pH(5~6)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红色,此时溶液的pH      7,向此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试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      性;继续滴入稀HCl,溶液呈      色,pH      7,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当溶液呈红色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2、下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发生过程中各项的变化,请分析:

①图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溶液后,烧杯中的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滴管中的试剂是      ,此时是图二中的      (填“A”、“B”或“C”)点,继续滴加该试剂,得到完成的图二、图三。根据图二、图三的变化分析,判定此反应发生的依据分别是            

②图三C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③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下列试剂不能帮助确定上述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铁粉        

b.AgNO3溶液   

c.Na2CO3溶液


3、            生成      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      与碱电离的      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4、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9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明图示反应的实质是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反应中NaOH稍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有      
5、下表列出了家庭中的一些物质的pH.。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pH

3

9

7

10

(1)上述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2)蚊子的毒液中含有甲酸,如果你被蚊子叮了以后痛痒难忍,你应该把表中的物质      涂在痛痒处。理由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活动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1)【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C试管中的现象能得出B烧杯的溶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      (填符号)。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实验现象      

(2)【结论应用】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在此过程中      (从宏观角度回答)。根据这个结论,若向C试管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B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填符号)。
(3)【归纳总结】经讨论我们能够总结出,根据明显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许多结论。一般来说,常根据      ,证明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明显变化,询问老师才知道忘记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实验,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烧杯内的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该烧杯内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HCl

猜想三:NaCl和NaOH            猜想四:NaCl、NaOH和HCl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你说出不合理的理由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查阅资料】NaCl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有气泡生成

猜想二成立

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CuSO4溶液

没有蓝色沉淀产生

猜想      不成立

(3)【评价反思】老师看了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报告,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准确,请你分析甲同学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      

【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

(4)【拓展延伸】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1可知,该同学实验操作是      

A.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②由图1可知,在b点处溶液中溶质是      

③图2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此反应的微观实质      (合理答案即可)。

3、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果如图乙所示。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      (填字母序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