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县鱼泉镇鱼泉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 . “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 C .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D .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陶瓷茶杯 B . 塑料凉鞋 C . 纯棉T恤 D . 不锈钢饭盒
3、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 玻璃水杯 B . 不锈钢餐具   C . 塑料薄膜 D . 羊毛绒衣
4、目前,南宁市正在进行地铁建设,修建地铁广泛使用金属材料,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 锰钢 B . 生铁 C . 硬铝 D . 合成材料
5、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A . 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 B . 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 C . 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D . 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
6、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 . 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B . 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 . 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 D . 常温下,pH<7的溶液
7、下列与铁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 . 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 C . 生铁和钢都较硬,有韧性,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弹性 D . 铁制污水管道可常用废酸液冲洗
8、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Wg,恒温蒸发至有一定量晶体析出.下图能符合题意表示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9、在发酵面团中加入含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
A . Na2CO3 B . Ca(OH)2 C . CaO D . NaCl
10、小冬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断,不能做指示剂的是(   )

植物的汁液

在酸性溶液中

在中性溶液中

在碱性溶液中

A

牵牛花瓣

红色

紫色

蓝色

B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C

紫萝卜皮

红色

紫色

黄绿色

D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色

黄色

A . B . B   C . C   D . D
11、高铁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利用铝的还原性,在高温下把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来 C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 铝、铁均是原子构成的物质
12、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H+SO42-K+CO32- B . Mg2+Cl-OH-Na+ C . Fe3+SO42-H+Cl- D . Na+Ba2+NO3-SO42-
13、把1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100倍,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
A . 减少99% B . 增大100倍 C . 增大1倍 D . 不变
14、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 B . 生理盐水各部分性质和密度都一样 C . 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生理盐水的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D . 生理盐水中的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1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946406048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 .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 . 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6、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

图片_x0020_1749231040

A . B . C . D .
17、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因为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酸溶液一定能使石蕊变红 B . 因为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因为金属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能和酸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D .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9、“归纳法”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是小亮对有关铁知识的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
A . 钢是纯净物 B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 . 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 D . 高温下,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可以得到铁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列关于“大佛穿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金不易被腐蚀 B . 增加大佛的观赏性 C . 大佛更显灵 D . 金比较便宜

三、填空题(共7小题)

1、按要求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其前面的字母填空。

A.肥皂水 B.干冰 C.洗洁精 D.食醋

(1)人工降雨可使用
(2)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用
(3)区分硬水和软水用
(4)洗去碗筷上的油污用
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图片_x0020_1655805808

(1)当温度低于20 ℃时,溶解度:ab (选填“>”或“<”或“=”,下同)。
(2)t℃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至40 ℃(a、b不分解,水分未蒸发),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
(3)40 ℃时,将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操作为
3、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3。

图片_x0020_16463446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图3中N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B 图2中的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 图2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将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E 图1中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4、把500 g 30%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
5、在以下空白中填写有关编号。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将味精溶于水中得到,粉笔末放入水中搅浑得到,将水放在油锅里用力涮洗得到,粉刷墙壁的石灰搅拌后得到,石灰浆静置后上面的澄清透明的液体是,其中溶质是

6、在“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做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氯化铜溶液之间反应的实验。为对本课产生的废液进行绿色排放,甲、乙两位同学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和处理。请填空:
(1)甲同学取少量溶液样品,观察到样品澄清并呈浅蓝色。由此猜想,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为
(2)乙同学欲将废液处理为无色的中性溶液后再排放,他向废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观察到,说明废液达到了该同学的排放要求。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图片_x0020_904867510

(1)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2)50 ℃时,50 g乙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3)5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0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填“能”或“不能”)。
(3)操作③是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填“是”或“否”),理由是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化学社团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装置如图所示,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2)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      
(3)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      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 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下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

图片_x0020_268925458

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技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贵州省湄潭县鱼泉镇鱼泉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