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州中甸县上江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  )


A . 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 B . 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 C . 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 D . 制造保险丝﹣﹣硬度大
2、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向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色 B .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新制Cu(OH)2并加热煮沸,出现黑色固体 C . 加热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出现黄色沉淀 D . 灼烧一根棉纱线,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4、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
A . 石灰石和盐酸 B . 氧化铁和盐酸 C .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 .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5、“铜锅涮肉”是老北京的传统美食,其中利用了铜的(   )
A . 导热性 B . 延展性 C . 导电性 D . 抗腐蚀性
6、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 .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B . 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C . 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D . 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7、关于如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 . 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 . 5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C . 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冷却乙的热浓溶液 D .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8、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 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9、为比较 X、Y、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939937360

A . X>Y>Z B . Z>Y>X C . X>Y、Z>Y D . Y>X、Y>Z
10、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H2SO4=XSO4+H2↑;Y+Z(NO3)2=Y(NO3)2+Z;Z+X(NO3)2=Z(NO3)2+X.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X>H>Y>Z   B . X>H>Z>Y   C . Z>Y>X>H   D . Y>Z>X>H
11、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 B . 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 .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 . 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12、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复合肥 B . 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 . 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D . 可以通过观察,鉴别氮肥和钾肥
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小苏打可用于食品发酵、医药等领域 B . 不可用甲醛溶液浸泡保鲜食用海产品 C . 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使用,可增强肥效 D . 用沐浴露洗澡,沐浴露起着乳化作用
14、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60℃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b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B . 8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 . 在37℃时,将30g的a物质投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 . 将80℃的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60℃得到的晶体质量相等
1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恰当使用,造成了温室效应、酸雨、赤潮、白色污染、潮汐等环境问题 B . 绿色化学是指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化学新工艺 C . 雾霾天气是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导致的结果 D . 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
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 . 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17、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时,会闻到刺鼻氨味的是( )
A . 硫酸铵 B . 碳酸钾 C . 磷矿粉 D . 氯化钾
18、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述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B . 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 C .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 D . 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
19、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CO2→CaCO3 B . HCl→NaCl C . Fe→FeSO4 D . Fe→Fe2(SO43
20、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化合物的一组微粒是(   )
A . Mg2+和Cl B . Na+和S2 C . Ca2+和O2 D . Al3+和SO42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氯化钾②盐酸③淀粉④熟石灰⑤浓硫酸,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钾肥的是      
(2)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      
(3)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4)可用来做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2、在学习《溶液》这一章之后,我们发现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1+1≠2”这一有趣现象,例如:1克硝酸银溶液和1克稀盐酸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不等于2克.你还能围绕溶液举出属于“1+1≠2”的其他任意两个不同例子吗?①
3、烧开水的铝壶用久了会在壶底沉积一层白色沉淀,它的成分中含有CaCO3 , 清洗铝壶时可用少量稀盐酸溶解除去,化学方程式是:      ,但盐酸用量过多,则会损坏水壶,因为      
4、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5、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此反应叫做反应;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的试剂瓶;
(4)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6、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735372316

(1)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t3℃时,A物质50g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
7、下列反应是中和反应的是

A 2NaOH+H2SO4=Na2SO4+2H2O   B CO2+Ca(OH)2=CaCO3 +H2O

C 6HCl+Fe2O3=2FeCl3+3H2O       D

8、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 那么,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呢?为此,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图片_x0020_883428228

(1)(提出假设)铜生锈是铜与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2)(设计方案)为验证假设,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

B的实验目的是

(3)装置C中有一处明显不正确,用文字叙述加以改正;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小明同学的这个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请在图2框中绘出该实验的装置图。

(结论)经过探究,得知了铜生锈的条件。

9、安琪同学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图片_x0020_1102686962

(1)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 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表面的现象如表所示。

观察对象

现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③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2)步骤1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
(3)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O2 , 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
(4)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
(5)雨后郊外的路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采取的防锈措施是(填字母)

A 立即晾晒干              B 涂油漆           C 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

10、杨敏在实验室进行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采用酒精灯加热(图A)与书本实验(图B)现象相同,发现在得到的黑色粉末中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杨敏就图A实验中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图片_x0020_125283049

(查阅资料)①铁粉及铁的几种常见氧化物的颜色及部分性质。

物质

铁粉

Fe2O3

Fe3O4

FeO

颜色

黑色

红棕色

黑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不能

②实验室酒精灯的温度为400﹣500℃,酒精喷灯的加热温度在1000℃左右。

③当温度高于300℃以上,Fe2O3容易被还原成Fe3O4;当温度高于600℃以上,Fe3O4容易被还原FeO;当温度高于700℃以上,FeO容易被还原成Fe;

(1)(提出问题)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黑色粉末的成分是:①FeO、Fe3O4②FeO③Fe3O4;④FeO、Fe3O4、Fe2O3

(分析与评价)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2)装置A有一处明显不正确,该不正确是
(3)请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由对比实验可知,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产物与有关。
(5)(实验设计)将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倒在一表面皿中,用磁铁接触黑色粉末,出现现象,说明猜想②正确。
(6)实验B最后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和Fe3O4 , 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海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成分,请帮助他完成该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①定性研究:取少量的图B实验得到的黑色粉末于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振荡,出现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有铁。

②定量研究:取B实验得到的黑色固体20g,设计如图C实验:试推测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③有同学试图通过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来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你认为可行吗?(假设氧化铁在反应中完全反应)(填“行”或“不行”)理由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迪庆州中甸县上江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