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阻的测量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共7小题)

1、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 B .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 A C .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 .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时,必须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每次更换电阻后,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同时,应观察      表,使其示数保持不变.
3、小明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 B . 电池先后与不同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 C . 用不同节数的干电池做电源先后串联接入MN D . 以上三种方案都可行
4、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电流表应与导体      ,电压表应与导体      ;实验时应选用      导体(选填“一个”或“多个”),并进行      实验。
5、图甲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为4.5V。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用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进行探究。

(1)请用笔画线代替缺少的2根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可能的故障是定值电阻R(选填“断路”或“短路”);排除故障后,缓慢移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V;
(3)将不同小组的数据汇总后,得到表1的数据,分析可得: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
                                                                  表1:实验数据

(4)在进一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①若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5V不变,在表1的数据中有可用于分析;

②为得到更多的实验数据,老师给每个小组再次提供一个30Ω的定值电阻R0 , 某小组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不能将R0两端电压调为1.5V,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太(选填“大”或“小”);该小组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是(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10Ω、3A B.20Ω、2A C.50Ω、1A

6、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请你帮助他们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伟首先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缓向(左或右)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恰为1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的大小为A;
(3)小伟不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如下表,由此可以归纳出结论是
 

次数

1

2

3

R=5Ω

U/V

1

2

3

I/A

 

0.4

0.6

(4)小伟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把5Ω的电阻换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公式求出额定功率。但是在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指针向左偏转,这可能是,他接下来应该, 把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接线对调。
7、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用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中I﹣U图象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9 B . 图片_x0020_100010 C . 图片_x0020_100011 D . 图片_x0020_100012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共8小题)

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采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 .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这段导体两端电压值不变   C . 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得到多组数据,是为了“避免造成规律的偶然性”   D . 经过测量得出的结论是“电压相等时,这段导体的电阻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2、图甲是小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乙是他依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      V;当R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      (选填“改变”或“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选填“a”或“b”)端滑动。

3、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先在AB间接入10Ω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V,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10Ω的电阻换上15Ω定值电阻,不进行其他操作就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示数及应进行的操作是(    )

图片_x0020_340475420

A . 大于3V,应将滑片P向左滑 B . 大于3V,应将滑片P向右滑 C . 小于3V,应将滑片P向左滑 D . 小于3V,应将滑片P向右滑
4、小军采用图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他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应该( )

A .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 . 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 . 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 . 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5、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且导线不能交叉.

(2)实验步骤:

①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

②把电阻R由5Ω更换成10Ω,向(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0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A,如图(丙);

③把电阻R依次更换为15Ω、20Ω、25Ω,重复实验步骤②,得到以下数据

R/Ω

5

10

15

20

25

I/A

0.40

0.14

0.10

0.08

(3)以上实验探究过程中,运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法;
(4)分析以上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
6、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小李使用电池、开关、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以及若干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9     

(1)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2)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3)小李在实验中发现电压表如图所示,电流表却显示正常, 原因可能是
(4)问题解决后,闭合开关 S,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到某一适当位置时,记录定值电阻阻值 R1、电压表示数 U1和电流表示数 I1。为发现“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应继续多次更换定值电阻,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相关数据。
7、在利用下图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在利用该图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图片_x0020_402354366

8、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所选电源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

图片_x0020_100034

(1)图甲是实验实物连线图,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连线;
(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至最(选填“左”或“右”)端。
(3)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合适位置,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电压表的示数为V;
(4)断开开关,将5Ω的定值电阻换为10Ω,闭合开关并相应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这一过程中眼睛要一直观察电压表表示数的变化,直到其示数为V,并记录相关数据;
(5)继续更换不同电阻,重复上述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三、电阻的测量(共7小题)

1、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为了使被测电阻阻值测得更准确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要尽量大一些 B . 通过电阻的电流尽量大一些 C . 取测得的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D . 以上办法都可以
2、如图所示,小华同学连接了一个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有关该实验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 B . 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接较小的量程 C . 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 D . 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均不变,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为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利用下列电路图能够测出待测电阻Rx阻值的是(   )
A . B . C . D .
4、小聪帮爷爷检修小电器。发现一个规格为“2.5V  0.3A”的小灯泡L1坏了,他在家中找到一个标有2.5V的小灯泡L2 , 想知道能否用L2替换L1 , 于是在现有条件下,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研究。

(1)请将小聪设计的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好。(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
(2)小聪用此电路进行实验,收集了五组数据,在图乙 坐标系上已描出了三个坐标点,请你将第2组和第3组数据描在坐标系上,并画出图象。则L2两端电压为2.5V时的电流为A,此时的电阻为 。(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1

2

3

4

5

电压

0.7

1.0

1.4

2.0

3.0

电流

0.16

0.20

0.24

0.28

0.31

(3)小聪能否用L2替换L1 , 并说明理由
(4)通过实验研究可知,小灯泡L2电阻的变化规律是
5、小华同学对物理很感兴趣,特别喜欢动手动脑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有一天,他发现家里有两个外形一模一样的的小灯泡。仔细一看上面分别标有“6V 6W”“和“6V 3W”的字样,于是把它们分别标记为L1和L2 , 带到学校实验室进行探究。先设计出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的电路图甲,利用它们和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分别进行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的曲线如图乙。然后又设计出如图丙的电路图,继续探究L1和L2串联时的发光情况。

(1)根据灯泡的规格。判断图乙中曲线(选填“ ”或“ ”)是通过L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
(2)在图丙“ ”内正确标出电流表A、电压表V;
(3)将两灯连入图丙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时,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源电压为V。
6、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阻值约为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1A”。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保护电路外,还有作用。同学们把电路元件接入电路,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立即发光,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经检查无误后,接通电路,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观察到,表明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 。继续向左移动滑片,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写出一条即可);
(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
7、小周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不变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在实验中不拆改电路的情况下,能够测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   )

A . 只有甲 B . 只有乙丙 C . 只有甲乙丙 D . 甲乙丙丁都可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阻的测量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