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 下列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

A . 用铁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银 B .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 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 . 用铝合金能制作门窗框架
2、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 . 氧化物 B . 化合物 C . 金属或合金 D . 非金属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 .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 B . 用适量稀盐酸溶液可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C . 将生锈的铁制品投入足量稀盐酸中长时间浸泡,除去铁锈 D . 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5、如表是部分食物的pH,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食物

苹果汁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3.5~4.5

6.3~6.6

7.6~8.0

A . 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B . 牛奶和鸡蛋淸显碱性 C . 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 .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喝苹果汁
6、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铁 B . 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C . c点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 D . 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

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      ,Y      

(2)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取CO2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海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涛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将制取的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如果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克.

2、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表3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表3

① 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

将100g的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度,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图7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填标号)。

图片_x0020_517723882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535092899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2)生活中能很容易辨别出铜丝,依据的是,金属都可拉成丝状,利用了金属的
(3)汽车轮穀一般用铝合金材料而不用普通钢材的原因是。如图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填序号)。
(4)考古工作者发现铁制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接触。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人类社会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化学学科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成员。金属性质的研究和应用能够让金属资源更好的为我们创造绚丽多彩的世界。
(1)举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或合金
(2)①将一定量的铁和锌投入稀盐酸中,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②对实验所得溶液进行成分分析,若只有一种溶质,则溶质成分为,理由:
5、将8g氧化铜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该图1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18382211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填“甲”或者“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如图实验:

图片_x0020_100002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③两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乙>甲时的温度为t,由图可知t的取值范围是

7、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从能量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是认识化学的重要手段。实验用品: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温度计。

实验一:配制100mL 10%的盐酸(密度为1.05g/mL)

实验步骤:

①计算: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mL(精确到0.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为10g/mL)

②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

③混合配制

实验二: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变化(△t)℃

△t1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①表中△t1的值为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

④根据上表分析,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10mL,溶液温度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是

⑤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20%的盐酸进行滴加,结合对上述曲线的分析,大胆猜想新曲线最高点的位置(不考虑溶液密度和比热容的变化及热量散失等影响因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贵州省贵阳市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