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桌面受到水杯的压力,压力是弹力
B .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水杯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 .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D .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水杯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为了探究弹簧受到的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用A弹簧制作弹簧秤,其受到的拉力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F=3x
B . 用A弹簧制作的弹簧秤,伸长量为18厘米时,受到拉力为6牛
C .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B
D . 若要制作一个量程较大的弹簧秤,应该选择弹簧B
3、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4N的拉力,并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 0N
B . 4N
C . 2N
D . 8N
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 ,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
A . 图(a)和(b)
B . 图(a)和(c)
C . 图(a)和(d)
D . 图(b)和(d)
5、如图为老师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 . 手对弹簧的压力
B . 弹簧对手的弹力
C . 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D . 弹簧的重力
6、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秒表拉弹簧而弹簧不拉秒表
B . 秒表的重力使弹簧伸长
C . 秒表拉弹簧时,秒表是施力物体
D . 弹簧对秒表的拉力使弹簧伸长
7、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工具是( )
A . 刻度尺
B . 天平
C . 量筒
D . 弹簧测力计
8、用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 力的大小有关
B . 力的方向有关
C .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受力面积有关
9、实验表明,在弹性限度的范围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形变(伸长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
(
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该规律称之为胡克定律.一根原长4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为8N时,长度变为8cm.则当长度变为10cm时(弹性限度的范围内)所受拉力是( )


A . 10N
B . 12N
C . 14N
D . 20N
10、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 .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B .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 . 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D .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11、修理汽车的工人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这是通过改变如下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 )
A . 力的大小
B . 力的方向
C . 力的作用点
D . 用力的时间
12、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 . 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 . 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 . 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 . 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13、如图所示,一块海绵竖放在水平台面上。用力水平向右推它的下部, 海绵沿台面滑行;用同样大小的力水平向右推它的上部,海绵向右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与受力面积有关
14、有一个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8N,则手拉弹簧测力计的力是( )
A . 4N
B . 3.6N
C . 3.8N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就感到越费力。此时发生的形变属于形变。(选填“弹性”或“塑性”)
2、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N,它的示数是N。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是(选填“鱼的重力”或“鱼对秤钩的拉力”)。
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4、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作用在A、B两点来开门,且F1与F2的大小相同,作用力的方向也相同,那么作用在点的力更容易把门打开(选填“A”或“B”),由此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5、如图所示,使用大小和方向相同的开门时,手推A处比B处更容易打开门。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小明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钩码的拉力/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指针的位置/cm | 2 | 3 | 4 | 5 | 6 | 7 | 8 |
伸长量/cm | 0 | 1 | 2 | 3 | 4 | 5 | 6 |
(1)在下图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的图像;
(2)根据上面的数据可知:如果把重为 N的重物挂在弹簧下端,弹簧伸长量为3.5cm;
(3)小明根据以上结论,猜想:如果把重为5N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则弹簧的伸长量一定是10cm。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正确吗?,理由是:。
2、小明在使用弹簧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伸得越长。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了“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所受外力的关系”,以下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N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弹簧伸长的长度 |
1 |
2 |
3 |
4 |
5 |
6 |
7 |
(1)请在图中描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2N时的弹簧伸长的长度的数据点,并绘制出弹簧伸长的长度
随弹簧所受外力F变化的图线。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
为8cm时,弹簧所受外力为N。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制成的测量工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