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 . 人体的正常体温
B . 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2、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地球绕着太阳转
B . 乌云遮住了太阳
C . 树木在不停地生长
D . 蚂蚁在地上爬行
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 . 量程3 m,分度值1 mm
B .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 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 .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4、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 )
A . 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
B . 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
C . 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
D . 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5、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
B . 图乙中草叶上“露珠”是汽化现象
C . 图丙中“飘渺的雾”是液化现象
D . 图丁中树枝上的“白霜”是升华现象
6、0℃的冰和0℃的水相比较( )
A . 0℃的冰冷些
B . 0℃的水冷些
C . 两者的冷热程度相同
D . 二者的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7、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女排队员和教练员代表站在花车上经过天安门广场过程中,如图所示,若说郎平教练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天安门城楼
B . 女排代表乘坐的花车
C . 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
D . 天安门广场上站立的士兵
8、夏天,打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
A . 电风扇吹的是凉风
B . 电风扇吹的风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C . 电风扇吹的风带走了周围的热量
D . 电风扇吹风加快了人身上汗液蒸发,汗液蒸发吸收了人体的热量,致冷作用
9、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选项数据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A .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 .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 . 小明的身高为1.68
D . 教室宽约为60
10、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 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 .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小明做“纸锅烧水”实验,他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如图所示,水烧开了,而纸盒却没有烧着。关于纸盒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 . 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B . 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C .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D .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C . 我们看到太阳光是由于光的反射
D .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直线传播来引起后车司机注意的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 ,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则入射角为 。
2、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m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3、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 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 .
4、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m;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在20~30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是 m/s。
5、昆虫在飞行时抖动翅膀发出声音,蝴蝶飞行时每分钟翅膀振动约360次,其振动频率约为Hz,属于波,(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见。
6、如图所示,甲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特殊形状,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声音的(填“响度”或“音调”);而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乙图所示的标牌,它的意思是,从而在处减弱噪声。
7、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体温计在构造上有一设计精巧的缩口,使得它(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8、在夏天阳光下晒衣服,衣服很快就变干了,这是现象;而在北方的冬天,即使在0℃以下,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
9、将内部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如图所示.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选填“冷”或“热”)风,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现象.
10、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时,是因为发生了光的;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的光路图.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法线和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选填“大”或“小″)的坡度,便于减小(选填“时间”或“路程”)的测量产生的误差。
(3)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下图所示,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c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c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滑下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选填“大”或“小”),说明小车是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左端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2、如图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16min。
(1)除了图甲中显示的器材,还需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2)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的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②请根据图像分析,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水的(选填“初温低”或“质量大”);
(3)图丙中的(选填“a”或“b”)图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时出现气泡的情况。
(4)由下表给出的信息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选填“水银”或“酒精”)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30° |
30° |
2 |
40° |
40° |
3 |
50° |
50° |
(1)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2)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由表中数据还可以得出: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内,此时,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同学合作估测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两人选取长为510m的长铁轨,小明站在铁轨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亮站在铁轨的另一端测量出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4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2)敲击声在钢铁中传播的时间
(3)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十堰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十堰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