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

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 .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 .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 .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 .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2、在无任何其它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那么在观众看来她(  )

A . 全身呈绿色 B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C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D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3、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水中倒影 C . 手影游戏 D . 树下阴影
4、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冰熔化放热,易拉罐温度升高 B . 盐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水凝固吸热,易拉罐温度降低 C . 白霜是空气中的小水珠遇冷凝固而成的小冰晶 D . 白霜是易拉罐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5、小红妈妈用黄油煎牛排给小红吃,小红看到黄油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然后变成液态,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黄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6、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而能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 )
A . 频率不同 B . 振幅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响度不同
7、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B . 秋天教室的温度约为25℃ C . 盐城冬天最低气温约为-40℃ D . 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60dB~70dB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 图片_x0020_100002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 图片_x0020_100003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9、小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D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10、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405187035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 . 图片_x0020_1369605851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 . 图片_x0020_302890940 液化石油气是以气体状态储存在钢罐内 D . 图片_x0020_331862983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四位同学在方格纸上用“•”记录了蜡烛与其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N为玻璃板,M为方格纸,则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703798184 B . 图片_x0020_1077869943 C . 图片_x0020_100021 D . 图片_x0020_100022
12、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要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大批研究人员计划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这个试验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 .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设计并进行实验 D . 得出结论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在无锡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右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35后面的单位是      .

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频率(高于/等于/低于)20Hz的(超声波/次声波)。
3、八月的夜晚,小明走在乡间田间的小路上,青蛙在欢快的歌唱,萤火虫在翩翩起舞,萤火虫(是/不是)光源,小明能听出是青蛙的叫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判断的。
4、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虚/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吊灯的距离为m。
5、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汽化时要(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6、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现象,将红、、蓝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任何色光,称它们为光的三原色.太阳的热主要以(选填“红外线”“紫外线”,下同)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 上防护眼罩是为了防止 对人眼的伤害.
7、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在炎热的暑假里,张华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当时室温为36 ℃,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升高/不变/降低),那么她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2)严寒的冬天,清晨小明来到班级时发现教室窗户玻璃的(内/外)侧有一层薄薄的小冰晶,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
(3)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通过高速空气流对其进行牵伸,再经(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超细纤维,组合成布。

三、实验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振动的快慢大致相同.

(1)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            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      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2、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正立/倒立)的。

图片_x0020_100026

3、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像,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33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如图甲a所示,AB之间段该物质的状态为,如图乙是沸腾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为℃,实验时,当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直至水面破裂,水开始沸腾。
(3)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b)。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图片_x0020_100034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不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

(3)
A . 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经过10分钟左右的实验探究,小明组熄灭蜡烛A并拿走玻璃板,同组的小华发现此时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A、B蜡烛都无法完全重合,他猜想原因是
5、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明和同学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
(1)小明用硬纸筒制作“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如下图所示,请在下图中画出小明用“针孔照相机”看到的蜡烛AB在屏(半透明薄膜)上成的像A'B';

图片_x0020_1670606159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移动内筒改变半透明薄膜离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会发生改变,于是他测出了小孔到半透明薄膜的距离不同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从数据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薄膜离小孔越远,像越(选填:“大”或“小”);根据数据进一步判断: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cm,

(3)小华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小华在明亮的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或“B”)

图片_x0020_1286149208

(4)小华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发现实际观察时,无论如何调节孔到蜡烛的距离,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不容易看清,你能帮她想个可行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
(5)小华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小三角形的小孔,继续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在平面镜前作出物体AB.

图片_x0020_855190206

2、如图所示,竖直的墙面上有一窗户MN,室内有一灯(如图中点A所示),请你画出灯光通过窗口能照射到室外范围的光路图。

图片_x0020_100030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