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阳光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考试试卷(下学期网络教学)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6m/s
B . 6.25m/s
C . 6.75m/s
D . 7.5m/s
2、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 . 经过6s,乙车离P点10m
C . 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D . 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3、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4、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 . 纯水
B . 酱油
C . 酒精
D . 植物油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B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 “不敢高声语”的“高声”指声音响度大
D . 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6、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距凸透镜18cm处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6cm
B . 10cm
C . 16cm
D . 20cm
7、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 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 .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
D . 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
8、小明看到如图所示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 )
A .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0、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 )
A . 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 . 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 . 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 . 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1、冬天,人们常把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上一层保温材料,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易破裂
B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12、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尺会因为受潮而膨胀,使用受潮后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 )
A . 测量值比真实值大,这是一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 . 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C . 测量值比真实值小,这是一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D . 测量值将是错误的。
13、如图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
A . 汽化
B . 液化
C . 升华
D . 凝华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实际上光斑将( )
A . 向右移动后静止
B . 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C . 向左移动后静止
D . 仍在原来位置
15、如图是冰熔化到水沸腾的图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图中可知,冰的熔点是100 ℃
B . 其中BC段是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 由图可看出冰是非晶体
D . DE段是沸腾过程,此过程水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16、分别用铅、铁、铝制成三个体积、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密度大小:铅> 铁>铝)( )
A . 铅球最大
B . 铁球最大
C . 铝球最大
D . 三球一样大
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 .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 . 水烧开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D . 夏天冰棒冒的“白气”,是小水珠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
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 .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 .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 . 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 . 此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 15cm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对于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编号填空。
(1)在照相机的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 ;
(2)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 ;
(3)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 .
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物体的长度是cm。
3、如图所示,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她走向平面镜,则成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不变”),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4、牙医内窥镜是一种常用医用光学器具,是利用光的现象(填“反射”或“折射”)工作的。冬天时牙医常把小镜子适当烤一烤,这是为了防止口腔内热的水蒸气在小镜子上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
5、甲、乙两汽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路程与乙车通过路程之比为
3:2,乙车运动时间与甲车运动时间之比为 4:5,则甲、乙两车的运动速度之比为。
6、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填“实”或“虚”)像,在投影仪中成(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的(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7、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显微镜的目镜是一组透镜,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在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矫正远视眼的是.(填“甲”或“乙”)
8、如下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
折射光线,折射角等于;分界面为,这束光线是由进入(选填“空气” 或“玻璃”)。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AB在镜中的像.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g.
(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cm3 .
(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g/cm3 .
(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大/小).
2、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观察到,水在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这是(填一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小红同学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选填“低”或“高”)。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 2 所示,为℃,说明此时气压(选“大于”、“等于”或“小于”)1 个标准大气压。
(3)图 3 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图,分析该图像,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6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小华做了如下四步实验,如图所示,请计算:
(1)瓶的容积。
(2)金属球的质量;
(3)金属球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