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物理声学试题加练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牛的叫声和蚊子“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叫声振幅小,频率高
B . 牛叫声音调高,响度大
C .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
D . 牛叫声是振动产生的,蚊子“叫”声不是
2、2020年11月13日星期五,2019级开展了“青春期心理讲座”,男生由呙书记主讲。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主讲人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B .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C . 学生主要依据音调识别主讲人的声音
D . 讲座期间,主讲人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3、万家丽路自北向南贯穿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在给大家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噪声困扰。为此,政府部门在道路两旁加装了高高的隔音板以减弱噪音,下列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 . 在道路醒目位置安装噪声监测仪
B . 城市禁止鸣笛
C . 校园周边密集种植各种树木
D . 工厂工人戴上耳罩
4、物理学习要注重联系生活,教材中提供了很多的生活场景图片,下列关于教材中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不同的力敲鼓,鼓声的音色变化
B .
向试管中吹气时,水量增加音调变低
C .
硬卡片划过梳齿,快划时响度大
D .
尺子伸出桌面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5、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 . 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B .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C .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D .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隔音板墙
6、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 医生通过B超给病人检查
B . 利用声呐测定海水深度
C . 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D . 倒车雷达能判断车身离周围物体的距离
7、现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上述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光均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B . 声音、光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 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光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8、下列应用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倒车雷达
B . 声呐探测
C . 超声碎石
D . B超检查
9、疫情期间,小明在家学习,为减少噪声干扰将门窗关闭。以下控制噪声的方法与小明相同的是( )
A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 .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墙
C . 张贴禁止鸣笛标志牌
D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10、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考试,考务工作非常细致,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 调节广播音量,是调节音调的高低
C . 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 禁止喧哗,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11、电子琴是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属于电子合成器,演奏时音量可以自由调节,还可模仿多种其他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琴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调节电子琴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 . 电子琴主要模仿的是其他乐器的响度
D . 练琴时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中减弱噪声
B .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C . 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B . 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D .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控制噪声产生的
1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时要佩戴口罩。当你带上口罩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
A . 音调变高
B . 音调变低
C . 响度变大
D . 响度变小
15、智能机器人能识别主人语音指令,是通过主人语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声速
16、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B . 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 .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17、如图所示,手放在喉咙处,持续不断地说话,听到声音的同时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此事实说明声音是( )
A .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C . 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D . 不能通过真空传播
18、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多次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后,钢尺发出的声音都不同。此处“不同”主要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速度
19、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B . 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高
C . 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小
D . 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高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是在 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是在 减弱噪声的。
2、按要求填空。
(1)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实验中,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2)如图所示,所测圆形物体的直径是
;

(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若该体温计未甩就用它测量一个体温为39℃的人,则体温计示数是℃。
3、在一些晚会、达人秀等节目中,经常会看到有演员进行腹语表演。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用腹语表演时,演员发出的声音是由 (选填“声带”或“肚子”)振动产生的。
4、小明在网络上下载了一段视频,观看时很受感动,忍不住把音量调大了一些,这里的音量是指;当他不小心点了快放,结果声音变声了,使得声音的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5、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往往会出现很多生理上的变化,变声期就是其中之一,在变声期的同学要注意保护嗓子,比如不要大声喊叫,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大,变声期后男同学的声带会变得更加宽厚,所以 会变得低沉。(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6、学校楼道内张贴 「勿大声喧哗」的标语, 是提醒同学们控制说话声的 (乐音特性),起到 (选填 “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的作用。
7、声呐装置是利用方向性好、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用来探测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和测绘海底地形;利用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几乎无孔不入的特点,可作为预报地震、海啸等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阴雨天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 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4)月球上无法使用“土电话”,是因为。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让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系,实验时应保持钢尺 不变,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经多次实验发现: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其响度越 。
(2)实验时每次拨动钢尺的力度大致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这是为了探究声音的 与振动快慢的关系,物理学用来 (选填“振幅”或“频率”)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
3、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发声体 而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