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10.2 滑轮及其应用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工人用300N的力将重5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共用了10秒,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
B . 动滑轮的重是50N
C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D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
2、如图所示,用5牛的拉力F匀速竖直提升重为G的物体,使其上升了0.2米。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关于物体的重力G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G=2.5牛 s=0.1米
B . G=2.5牛 s=0.4米
C . G=10牛 s=0.4米
D . G=10牛 s=0.1米
3、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 F=20N
B . F=10N
C . F=5N
D . F=30N
4、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
A . F1<F2<F3<F4
B . F1>F2>F3>F4
C . F1=F2=F3<F4
D . F1=F2=F3>F4
5、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A .
B .
C .
D .




6、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40N、2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 F=20N
B . F=10N
C . F=40N
D . F=60N
7、如图所示,分别沿力 F1、F2、F3 的方向用力匀速提升物体时,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沿 F1 方向的力最小
B . 沿 F2 方向的力最小
C . 沿 F3 方向的力最小
D .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8、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重物G1 =100N,每一个滑轮重力均为2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处绳子的拉力为50N
B . G2=280N
C . e处绳子的拉力为140N
D . G2=200N
9、学校国旗的旗杆下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B .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 .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 .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10、如图,为了方便升旗,在旗杆的顶端安装有一个滑轮,关于该滑轮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滑轮为动滑轮
B . 使用该滑轮是为了省力
C . 使用该滑轮是为了省距离
D . 使用该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
11、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电梯,由图可知 ( )
A . A是动滑轮
B . B是定滑轮
C . 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电梯厢将上升
D . 电梯运动的速度与电动机拉绳的速度相等
1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8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2m/s,工人对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若考虑动滑轮重,摩擦等因素,下列各组值中可能的是( )
A . F=200N, v=0.8m/s
B . F=300N, v=0.8m/s
C . F=200N ,v =0.6m/s
D . F=300N, v =0.6m/s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此时吊篮底面对他的支持力为N。
2、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国旗旗杆顶上的滑轮属于。
3、星期一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在旗杆顶端装有一个滑轮。该滑轮是(定/动)滑轮,它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在国旗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大小(大于/小于/等于)国旗的重力。
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的重力为18N,它在水平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3倍,乙物体匀速下落过程中,不计绳重、滑轮重和转轴处的摩擦,乙的重力为N,若乙匀速下降了2m,甲的重力做功J。
5、学校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的主题活动,如图所示为某学校升旗的情景,旗杆顶装的滑轮是滑轮,它的作用是。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2、如图所示,一人通过滑轮组提升值物,重物上升20cm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了60cm,请在图乙画山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为了探究滑轮在不同工作情况时的使用特点,某小组同学利用不同的滑轮将重为10N的物体匀速提起,滑轮的工作情况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滑轮工作情况 |
定滑轮 |
动滑轮 |
|||||||
| | | | | | | | | |
滑轮重力(牛) | 1 | 1 | 1 | 1 | 2 | 3 | 3 | 3 | 3 |
拉力(牛) | 10 | 10 | 10 | 5.5 | 6.0 | 6.5 | 7.2 | 8.0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不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7和9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依据第(3)小题的结论可推断实验序号8中拉力大小的范围为N。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如图,
=100N,
=600N,动滑轮的重力
=20N,人拉绳子的速度v=3m/s,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人拉绳子的力F;
(2)地面对人的支持力N;
(3)物体A上升的速度
。

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摩擦不计,当物重G=1800N、拉力F为500N时,可使物体匀速上升。求:
(1)当拉绳的速度为多大时,可使重物以0.65m/s的速度匀速上升;
(2)当被提起的重物G=2400N时,拉力F为多大时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
3、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将物体提升了2m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拉力F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