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图中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混合物

B图中只含有2种分子

C表示单质

D表示6个CO分子

A . A B . B C . C D . D
2、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 . 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 .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 . 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 . 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
A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 .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 .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分子内原子的质子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 D . 元素化合价有正有负,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是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是负价
4、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5、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 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 . 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入固体    B . 称量固体    C . 连接仪器    D . 加热液体
7、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802910078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B . 图片_x0020_100002 量筒中水: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的变化得出发生反应的O2的体积 C . 图片_x0020_100003 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D . 图片_x0020_100004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B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紫薯富含淀粉、钾、铁、钙、硒等,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其中的钾、铁、钙、硒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元素
10、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的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 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 B . “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C . 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D . “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5

(1)图甲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镓的原子序数为,图乙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2)A,B,C,D中属于金属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写出C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2、矿物质水中元素及其国标含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矿物质水中主要成分(mg/11.)

偏硅酸(H2SiO3)≥25

硫酸根≥0.05

氯离子≤5Mu

钙≥0.2

钠≥0.2

钾≥0.2

镁≥0.2

(1)矿物质水中含有中非金属元素。
(2)写出表中的一种阴离子:
(3)偏硅酸(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下图为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

(1)电池的(填“正极”或“负极”)与试管A中的电极相连。
(2)水通直流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元素组成的;若B管产生5.5mL气体,则A管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
(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4)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如果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其中的不正确有:(任写1个);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任写1个)。

②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③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三、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空气中约含0.94%(体积百分比)的稀有气体,其中绝大部分是氩气。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臭、无味的,微溶于水,溶解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稀有气体的分子都是由单原子组成的,它们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随着原子量的增加,熔点和沸点增大。它们在低温时都可以液化。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为ns2np6(氦为1s2),是最稳定的结构,因此,在通常条件下不与其它元素作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能形成化合物的惰性元素。稀有气体的特性可以用现代的原子结构理论来解释:它们的最外电子层的电子已"满8(即已达成八隅体状态),所以它们非常稳定,极少进行化学反应,至今只成功制备出几百种稀有气体化合物。每种稀有气体的熔点和沸点十分接近,温度差距小于10℃(18°F),因此它们仅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以液态存在。

(1)稀有气体(是、不是)混合物。
(2)稀有气体可以用来做保护气,是因为他们的化学性质(活泼、不活泼)。
(3)稀有气体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可能以态存在。
(4)稀有气体的熔点与原子量的关系是
(5)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有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在常温下是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与黑色固体物质甲混合可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和B,D为金属单质,在C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E在C中燃烧会生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F,回答:
(1)A物质为填化学式,下同),B物质为,D物质为
(2)写出A反应生成B和C的符号表达式:
(3)写出E在C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反应类型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8

(1)镁条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若弹簧夹未夹紧,则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会
(2)若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推测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推测二)

(查阅资料)

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图片_x0020_10001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请计算:
(1)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2)141g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