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横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阳离子 D . 阴离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Si    B . Al    C . O    D . Fe
3、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4    B . +3    C . +2    D . +5
4、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组气体是( )

①空气②氧气③人呼出的气体④二氧化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5、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 12g    B . 1.66×10-27kg    C . 12    D . 1/12g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液态氧 B . 洁净的空气 C . 汽水 D . 水泥砂浆
7、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 . 烧杯 B . 试管 C . 锥形瓶 D . 量筒
8、“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
A . 多植树造林 B . 开发绿色能源 C . 焚烧废旧塑料 D . 减少煤的燃烧
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 .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10、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 . 元素的核电荷数   D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1、我们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瓷碗破碎 C . 铁生锈 D . 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12、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 氧气在低温、压强为101kPa时可以变为液体或固体 C . 氧气极易溶于水 D .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3、SO2的读法是(    )
A . 氧化硫 B . 二氧化硫 C . 硫化氧 D . 硫化二氧
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 . 硫+氧气 二氧化硫 B .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D . 碳+氧气 二氧化碳
1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空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氯酸钾
17、通电分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
A . 8∶1 B . 1∶8 C . 1∶2 D . 2∶1
18、下列有关量筒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量筒作为液体反应的容器 B . 将盛有液体的量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水分 C . 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 . 用量筒长期存放烧碱溶液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 红磷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D .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0、“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人们远远就能闻到稻花香,主要说明(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裂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个钾原子
(2)5个氢分子
(3)过氧化氢的化学式
(4)2个硫酸根离子
(5)高锰酸钾的化学式
2、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现150周年,该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357059840

(1)钪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由此可知,钪是一种(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核电荷数是
(2)以下是一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字母序号填空:

图片_x0020_1727354699

①表示阳离子的是,表示原子的是

②以上微粒对应的元素有种。

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1)今年10月1日上午,在庆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中,受阅的东风-41核导弹、32个装备方队、580台(套)装备,坦克、导弹、战机、战舰等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建造战舰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
(2)“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工业上利用三氯硅烷(HSiCl3)还原法制取高纯硅,三氯硅烷含有种元素。
(3)稀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铈是稀土中的一种很珍贵的元素,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核内质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

图片_x0020_1357299297

4、今年10月1日庆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中,在群众联欢区块“绿水青山”方队中展示了新时代奋斗者意气风发的精神和奋斗的决心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

A蒸馏水     B清澈的河水     C自来水     D湛蓝的海水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3)实验室中常通过的操作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的杂质,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有(填序号)

A洗脸、刷牙、洗澡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

C将生活废水排入河流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兴趣小组用以下改装后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CO2含量比较”,实验的目的“在同一环境中比较空气中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不同”。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1:如图所示,取一集气瓶,内装少量澄清石灰水,再连接带有导气管的双孔塞,一支导气管伸入瓶底,一支刚露出瓶塞即可。

图片_x0020_505522401

步骤2:从a端吸气,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现象;从b端往集气瓶内吹气,观察到的现象:澄清石灰水

此改装实验的优点和结论:

①比较空气中二氧化碳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在同一环境中吸气、呼气,对比效果(填“明显”或“不明显”)。

②此操作不仅可以比较出空气中二氧化碳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亦可同时证明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不是中的二氧化碳,而是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进而说明人体呼吸的代谢产物有大量

③让学生了解多用瓶的使用原理,开拓学生创新的思维。

2、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装置,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45003277

(1)写出仪器a、b名称:a;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当气泡时开始收集。
(3)如果用下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其中B为洗气瓶),收集完一瓶氧气后,把酒精灯撤走,导管仍然留存水槽中,待试管冷却,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会倒吸到洗气瓶中。由此现象分析,收集氧气后,要先,后

图片_x0020_638375393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单质B和单质C,D物质可以在C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单质E为紫红色,在C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写出A,C,D的化学式:A;C;D
(2)写出E在C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为原料合成农作物所需的营养肥料—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 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氨气的化学式是NH3)

图片_x0020_1000579050

(1)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填“可燃”或“助燃”)性,据此性质,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
(4)计算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了能否用其他物质来代替火柴梗引燃盘成螺旋状的铁丝,能更容易地演示铁丝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呢?活动小组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请回答问题:

(查找资料)无水乙醇(无水酒精)可以燃烧,也可以引燃。

(作出猜想)①无水乙醇可以引燃盘成螺旋状的铁丝

②无水乙醇不能引燃盘成螺旋状的铁丝

(1)实验探究:

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①先把细铁丝的一端盘成螺旋状,另一端用坩埚钳夹住。

②用小烧杯盛一定量的无水乙醇,待用。

③把酒精灯和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的集气瓶放在较近的位置,并点燃酒精灯。

④用坩埚钳夹住细铁丝的一端并将有螺旋状的另一端伸入到无水乙醇中,利用无水乙醇的表面张力,使细铁丝有螺旋状一端蘸满无水乙醇。取出后,马上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迅速伸入到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铁丝在氧气中,放出热量,生成物质。实验中集气瓶瓶底要装少量水的原因

(2)实验的优点和结论分析: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检验氧气性质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按照《教科书》中的做法,难以成功,原因就是对引燃的燃烧的程度难以把握。

(3)此方法极易,实验效果明显,不会再为火柴梗燃烧的程度而担忧。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N (NO2) 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
(1)N (NO2) 3相对分子质量为
(2)求N (NO2)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南宁市横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