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苹果腐烂 B . 榨取果汁 C . 面包发霉 D . 菜刀生锈
3、某同学用量筒准确量取20 mL某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 大于9 mL    B . 小于9 mL    C . 等于9 mL    D . 不能确定
4、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    B .   C .   D .
5、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 C .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 氢元素和氧元素质子数不同,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6、贵阳市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鼓励使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B . 建设环城林带,改善空气质量 C . 学校化学实验室污水应集中处理后才能排放 D . 为减少白色污染,对废弃塑料进行焚烧处理
7、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1 B . 检查气密性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加热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3 D . 滴加少量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4
8、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②①④ D . ①③④
9、下列操作或现象 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特性

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

B

水壶烧水沸腾,壶盖被顶起

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C

茅台酒的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1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A . A   B . B   C . C   D . D
10、对于 两种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   
A . 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 C . 都含有氢气分子 D . 氧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铜制造电线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用氢气填充气球 D . 氧气用作助燃剂
1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量取液体 图片_x0020_111402288 B . 加热液体 图片_x0020_1421770279 C . 滴加液体 图片_x0020_1683567622 D . 点酒精灯 图片_x0020_934606781
1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 . 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B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汽油挥发—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D . 食物变质—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14、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基本反应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木炭——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B . 铁丝——火星四射——分解反应 C . 红磷——大量白烟——氧化反应   D . 石蜡——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15、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硫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归纳法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归纳出一般制气的方法

C

类比法

根据红磷与氧气反应,推测白磷也能与氧气反应

D

分类法

根据含有物质的种类,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A . A   B . B   C . C   D . D
16、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393790627

A . 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 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 .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水是生命之源,无色透明的液态水从微观角度看是由构成的; 将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而将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2)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在锂电池研究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请画出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 , 维生素C由种元素组成;某种宝石中含有Al 2O3 , Al2O3属于(选填 “单质”或“化合物”) ; Al2O3中 Al的化合价为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化学符号的含义:4N;3O2;5SO
(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CO2中“2”的含义是;Mg2+中“2”的含义是
3、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资料1:

图片_x0020_255697464

资料2:

图片_x0020_145741236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2中x的值为,镓的核电荷数为

4、下列事实分别说明空气中有哪些成分?(用物质的化学符号表示)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消耗的气体是:
(2)包装食品时,为防腐而充入的气体通常是空气中的:
(3)使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的物质是空气中的:
5、有下列物质:①氧化镁; ②净化后的空气;  ③呼出的气体; ④红磷 ⑤氯酸钾; ⑥水; ⑦加热高锰酸完全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 ⑧液氧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

6、“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是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③A、B、C、D、E表示种微粒。

图片_x0020_1270209858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16075570

(1)实验过程中,b处的实验现象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在a处放
(2)c处的文字表达式为
(3)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2、水是一切生命体的组成物质,也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图片_x0020_110282118

(1)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图1所示)。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化学式);

②水蒸发前后,水的化学性质(填“变”或“不变”)。

(2)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如图2所示。

①电解水过程中,当试管b中生成的气体体积为n时,试管a中生成的气体体积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反应;

②检验a中生成的气体时,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反应。

(3)从水的变化看: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微观区别是
(4)小华在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3所小的简易净水器,该净化过程中,用到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等。净化后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通过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3、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性质相关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1

(1)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程式为

③为了检验该气体,应选择的试剂是,写出检验该气体的方法(简述操作步骤、现象)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氧气的体积(忽略量筒中导管的体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将装置E导管口(选填“b”或“c”)与装置F中导管口d相连。若装置E中留有少量空气,(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对氧气体积的测定。
4、小金同学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一瓶氧气,然后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发现燃烧现象不同,于是对铁丝燃烧与氧气浓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取5根相同的铁丝(直径0.6mm),卷成相同的螺旋状后,分别在氧气体积分数不同集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现象

第一次

90%

燃烧剧烈,火星四射,燃烧时间长,实验成功

第二次

80%

燃烧现象与90%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实验成功

第三次

70%

燃烧比80%的弱,燃烧时间比80%的短,实验成功

第四次

60%

燃烧比70%的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第五次

50%

铁丝没有燃烧

(1)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2)通过这组探究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3)要研究铁丝的粗细对燃烧现象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反思与评价)对氧气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应采取收集氧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