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 . 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 . 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 .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2、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错误的是(     )
A . 图片_x0020_40621137 B . 图片_x0020_26507133 C . 图片_x0020_1705725956 D . 图片_x0020_276000602
3、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面包发霉 B . 空气液化 C . 菜刀生锈 D . 粮食酿酒
4、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检查气密性 B . 图片_x0020_100002 加热液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读出液体体积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取用液体
5、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
A . 臭氧 B . 二氧化硫 C . 稀有气体 D . 可吸入颗粒物
6、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 碳原子和氧原子 B . 二氧化碳分子 C . 碳原子 D . 氧原子
7、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B . 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C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 . 家中用细细的长流水洗衣、刷牙
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氮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505870907 B . 图片_x0020_1850581870 C . 图片_x0020_1789221099 D . 图片_x0020_965854926
9、“给气球充气时,气球鼓了起来”,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主要原因是(   )
A . 分子数目增多 B . 分子体积变大 C . 分子间隙变大 D . 分子不断运动
10、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花落锂离子电池。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以及锂原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83457933

A . 锂的原子序数是3 B . 锂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C . 锂离子的符号是Li+ D .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g
11、下列关于氯化氢(HC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B . 氯化氢分子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C . 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 D . 氯化氢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1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图片_x0020_170973168

A .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原子、分子种类均不变
13、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215800880

A . 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 a、b管产生气体质量比约为2 : 1 C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氢气 + 氧气 D . b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14、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375007029 制取少量蒸馏水   B . 图片_x0020_376227014 探究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 图片_x0020_1221315647 比较酒精灯火焰不同层温度 D . 图片_x0020_12327913 探究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255739298

(1)食品充氮防腐是利用氮气的(填“物理”或“化学”,下同)性质,稀有气体闪光灯是利用稀有气体的 性质。
(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是硅。硅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地壳里的含量居第位。
(3)加碘食盐中的的“碘”是指(填“单质”、“元素”或“原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微观上氯化钠是由(填粒子符号)构成。
(4)如图是构成纯净物的粒子间的关系图。请在A、B处各填入一种化合物(填“氨气”或“硫酸铜” ),C、D处填入粒子名称(填“分子”或“离子”)。

图片_x0020_1339150423

A;B;C;D

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

图片_x0020_1265988685

(1)写出表中符号“H”表示的意义:
(2)第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上表中,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有种。
(3)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数相同。从上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原子的(填“质子”、“中子”或“电子”)数。
(4)下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图片_x0020_2142669491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实验室中,可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某些气体。

图片_x0020_1096132596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用C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

①C装置需做出的一处改进是;收集装置应该选(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以下是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Ⅰ.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Ⅱ.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Ⅲ.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3)实验室常用硫铁矿和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该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推知,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时(要求反应速率可控,所得气流平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4)如图是一个多用途装置,其部分用途如下:

图片_x0020_915110379

①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②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从端通入氧气(填“a”或“b”)。

(5)如图A、B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图片_x0020_1312445297

①A中水的作用是

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③请写出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对一瓶浑浊的河水进行净化,其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944972492

(1)物质A是
(2)操作②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3)操作③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4)操作①~④中,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是(填序号)。
(5)取“操作③得到的水”于试管中,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证明其为硬水。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下图表示A、B、C三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已知A、C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

图片_x0020_120057594

(1)A、C分别为
(2)B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任写一种)
(3)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探究。
(1)利用如图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343093837

①红磷燃烧产生的明显现象是

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③该实验的原理: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瓶内的气压(填“增大”或“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就是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正常情况下,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

(2)(提出问题)能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所占的体积成正比。

(设计与实验)

小组同学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红磷、木炭放入集气瓶中燃烧,采集数据如图2、图3(注:装置气密性良好,P 0是瓶内初始气压,P1和P2是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时瓶内的气压)。

图片_x0020_2088955892

(问题与现象分析)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3)反应开始时瓶内压强瞬间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4)图3中,P0与P2几乎相等是因为
(5)若图2中P1= 0.79 P0 , 可推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数为
(6)(结论与反思)

由图3压强关系P2 ≈ P0可知,(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选择药品时,对生成物应考虑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