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12分)(共12小题)

1、化学是一门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科学,以下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不对应的是( )
A . 研制低残留农药——污染问题 B . 开发海底“可燃冰“——资源问题 C . 自主研发手机芯片——能源问题 D . 研制生产可降塑料——材料问题
2、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伐薪烧炭南山中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⑥白玉为床金做马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④⑥ C . ②④⑤ D . ②③④
3、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 . 制取 B . 收集 C . 验满 D . 性质
4、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所示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实验Ⅰ中c处最先变黑;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Ⅱ中可能会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被熏黑;

④实验Ⅲ中,若用火柴点燃导管的另一端无火焰产生;

⑤实验Ⅳ中,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⑥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5、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是( )
A . 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B . 闻气体的气味 C . 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 D . 以上方法都不行
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 . 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 C . 氢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 .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后,加热制取氧气的速率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 . 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 B . 高锰酸钾是氧酸钾加热分解的催化剂 C . 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D . 高锰酸钾能增加氧气的产量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 . 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 . 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内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 . 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0、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的时间(秒)

28

12

6

4

12

17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11、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12、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氨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规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28分)(共5小题)

1、          
(1)洁净的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下列各项物质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A.SO2

B.O2

C.CO2

D.NO2

E.CO

(2)据报道,今年合肥市1-4月合肥市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2)
A . 燃煤火力发电 B . 治理工地扬尘
(3)空气中各成分气体具有广泛用途,下列叙述的各用途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

A.医疗急救

B.食品包装袋中的填充气

C.潜水

D.气割

E.制造电光源

2、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1)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案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写出碳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3)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暴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火焰层

平均温度/℃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由上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4)结合定最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5)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足(写出两点即可) 。

3、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用过氧化氢制取O2 , 发生装置可选择,收集氧气可选择 (填装資编号)。
(3)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填字母)。

a.将烧怀换成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Ⅰ)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试管做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Ⅰ、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实验的少骤为:

①将图中带橡皮塞和导管的集气瓶内的体积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步骤③中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观象是,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该实验还可推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是的结论。
(3)该实验测出的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红磷量不足:②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③装置气密性不好:④点燃红磷前未夹紧弹簧夹。

(4)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井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填序号)。

(5)图Ⅱ实验结束后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mL刻度处才停止。对照图Ⅰ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有何优点:(回答一点即可)。
5、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氨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氯酸钾(KClO3)与1.0g二氧化锰(MnO2)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g氯酸钾(KClO3)与1.0g氧化铜(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Ⅱ中x的值应为 。

(2)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最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50.0g

1%

0.1g

9mL

50.0g

2%

0.1g

16mL

50.0g

4%

0.1g

31mL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 (填编号)。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丙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巢湖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