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直五校协作体联盟中考科学(化学部分)二模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水果糖的添加剂.柠檬酸属于(   )

A . 单质 B . 氧化物 C . 化合物 D . 混合物
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金属锑(Sb)较早的国家之一,目前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冶炼金属锑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Sb2O3+3C 4Sb+3CO2↑,此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

A . Sb2O3 B . C C . Sb D . CO2
3、下列现象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爆炸 C . 冰雪消融 D . 钢铁生锈
4、

我国探月工程的一项重要计划,是对月球氦﹣3含量和分布进行一次由空间到实地的详细勘察,为人类未来利用月球核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该图,我们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 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 . 氦﹣3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氦﹣3原子的核电荷数 D . 氦﹣3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
5、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干燥氢气 B .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C . 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 D . 验证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

如图所示,电动橡皮擦是用小电动机带动橡皮旋转,具有准确、快速、干净、不易擦破纸的特点,受到学生的喜欢.

(1)闭合开关,使用电动橡皮擦擦字时,若橡皮对纸的压力过大,会造成纸张破损,其原因是橡皮与纸之间的      较大.

(2)研究人员发现适当提高橡皮转速,能达到较好的清除效果,但如果橡皮擦转速过快,橡皮表面发热反而效果不好.橡皮表面发热是通过      方式增加橡皮的内能.

(3)电动橡皮擦的发明可以减少涂改液的使用,涂改液中有易挥发的有毒物质二甲苯,二甲苯的化学式为(CH32C6H4 , 二甲苯中C元素和H元素的质量比为      

2、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硫化氢的一种物理性质      

(2)

在室温时,向饱和的H2SO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如下:2H2S+H2SO3=3S↓+3H2O,已知在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比H2SO3弱.在室温时,向饱和的H2SO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H2S气体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3)

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有关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H2S↑+FeSO4 , 则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最适宜的收集装置分别是图中的      

3、

如图中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已知甲、乙为化合物,丙为单质.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是      

(2)CuCl2与物质丙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碳酸氢钠分解实验,充分加热后发现:大试管的管口有水滴出现,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      

(2)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有白色固体残留,同学们纷纷猜想.

猜想1、白色固体可能是Na2O.

猜想2、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

猜想3、白色固体可能是Na2O和Na2CO3

资料显示: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为了判断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小科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有Na2O,小红认为不正确,理由是      

②若要证明猜想2正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2、酶对生理活动中的化学变化具有催化作用,如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但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酸碱度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资料显示:Ⅰ、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Ⅱ、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影响.

为了探究氯离子(Cl)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科利用蒸馏水、0.5%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0.5%氯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1)步骤一:取2支洁净的试管标为A、B,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0.5%淀粉溶液2毫升和1滴碘液;向A试管加入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加入       .

设置对照实验

(2)步骤二:       .

控制实验条件

(3)步骤三:观察颜色变化.若观察到        则说明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

获取实验证据

四、简答题(共3小题)

1、在开采自燃煤层时,矿工会在煤矿内残留的煤上喷洒一定浓度的阻化剂溶液,抑制煤的自燃,从而达到较好的防火效果.某科研小组针对不同情况下的煤粉进行了相关测试,得到以下数据(活化能指煤粉达到着火温度后到煤粉燃烧所吸收的热量).

项目

无阻化剂

喷洒水

喷洒阻化剂(MgCl2)溶液

着火点(℃)

274.1

274.1

283.8

活化能(KJ)

9.68

9.68

12.58

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喷洒阻化剂溶液能抑制煤自燃的原因作出解释.

2、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甲所示,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漂浮于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假设木块和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温度改变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是      

(2)木块在A、B时刻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请对该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3、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

(1)甲组方法:用图Ⅰ、图Ⅱ装置将样品与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经换算并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在图Ⅱ装置中,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的操作方法是      

(2)乙组方法:取10克样品,加水溶解后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稀盐酸的密度

取1.0克/毫升),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滴入盐酸体积与用pH试纸测得的相应溶液的pH绘成如图Ⅲ.请结合图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3)分析甲、乙两组的测定方案,发现乙组对溶液pH的测定误差较大,请说明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直五校协作体联盟中考科学(化学部分)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