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30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表示两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A . H B . H2 C . 2H2 D . 2H
2、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2    B . +3   C . +6   D . +7
3、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依次插入各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继续燃烧、火焰熄灭、燃烧更旺。则三瓶气体依次是()

A . 氧气、空气、二氧化碳 B . 空气、二氧化碳、氧气 C . 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D .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若电脑着火,立即用水浇 B .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 C .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D . 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5、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 分子的质量很小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 中子数 B . 质子数 C . 核外电子数 D . 最外层电子数
7、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占78%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8、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 不能确定的是(   )
A . 元素种类 B . 原子的质子数 C . 相对原子质量 D . 元素的化学性质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干冰

升华时吸收热量

制冷剂

B

活性炭

吸附性

防毒面具

C

氧气

助燃性

医疗急救

D

木炭

可燃性

做燃料

A . A B . B C . C D . D
10、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原子序数为112号的元素符号为Cn,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 B .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 C . 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D .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11、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焰火表演 B . 霓虹灯表演 C . 音乐喷泉 D . 气球升空
12、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碘酒 B . 茶π C . 蒸馏水 D . 葡萄糖注射液
13、吃钙片可以补钙, 这里的“钙”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单质
1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 铁丝 B . 木炭 C . 蜡烛 D . 红磷
1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O2 B . ClO2 C . NaOH D . H2SO4
16、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 2个氧分子:2O B . 氧化钠:NaO C . 3个钠离子:3Na+ D . 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1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滴加液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2 取用液体药品 C . 图片_x0020_100003 称量食盐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检查装气密性
18、下图中关于化学式(CO2)的各种意义其中描述错误的一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5个磷原子
(2)2个碳酸根离子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
(4)三个过氧化氢分子
(5)用作填充气艇的是
(6)用作人工降雨致冷剂的是
2、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泥沙,操作方法是
(2)下列为净化水的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2)
A . 吸附 B . 蒸馏 C . 过滤 D . 静置沉淀
(3)世博园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作用。
(4)下图为电解水的装置,A、B试管中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水既普通又珍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正确的是    

 

(5)
A . 地球上总的水量多,淡水少 B .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淡水量少 C .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 . 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重要的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H

1.008

2 He

4.003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9 K

39.10

20 Ca

40.08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2)从上表中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由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善于总结和发现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请写出表中你发现的一条规律
4、请你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完成下列各题。
(1)世博会已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分子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某化合物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中        。 (2)
A . 只含有碳元素 B . 只有氢元素 C .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 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3)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4)下图给出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

图片_x0020_305694290

反应前         反应后

①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图片_x0020_1160562413 和生成的 图片_x0020_1109586047 的质量比为

②由此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数字序号)。

a. 原子种类          b. 原子数目          c. 分子种类

d. 分子数目          e. 元素种类          f. 物质的总质量

5、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图片_x0020_1592929523

试推断:

(1)物质B的化学式为
(2)请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  。
(3)E→C+D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请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6、根据初中化学知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小明根据所学内容,红磷、白磷、木炭、镁条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哪种物质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小明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问题)红磷、白磷、木炭、镁条几种物质,哪种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

红磷、白磷对比情况

红磷

白磷

状态

暗红色固体

蜡状固体有毒

燃烧温度

240℃

40℃

镁条可以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反应,如N2、CO2

(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按照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几种物质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可行性。

(1)红磷、白磷探究实验小明认为选用红磷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示,将足量红磷放到燃烧匙中,点燃红磷,进行实验

空气中氧气约占

化学方程式

(2)若将实验药品改为木炭,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不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3)若将实验药品改为镁条,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观察到水倒吸入集气瓶大于1/5。根据资料信息,小明知道镁条可以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进而影响反应结果。镁条与氮气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镁(Mg3N2)和碳,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结论)几种物质中,红磷是最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请看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15195248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B与C相连可以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填序号),选用此收集方法的依据是
2、据如图A、B所示的化学实验(装置B铁架台已略去),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_x0020_762945653

(1)装置A 中,对比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对比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不同;实验中热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
(2)装置B是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人”字管左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右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B的干燥管中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的颜色变化为;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花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写出主要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

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维生素C含片是保健食品,下图是XX牌维生素C含片的标签。

图片_x0020_590217518

请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
(2)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已知维生素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35.2克维生素C能产生多少二氧化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30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