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不停地运动 C .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 .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 . CO、CO2、SO2均为空气污染物 C . 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做燃料 D . 用水喷淋燃着的酒精以降低着火点
3、光明区的变化欣欣向荣,下列主要涉及化学变化呈观出来的是( )
A . 大仟里广场上的霓虹灯闪烁 B . 光明农场的牛奶发酵成酸奶 C . 新城公园雨后空气里出现的彩虹 D . 孩子用2B铅笔在图画本上描绘光明的高楼大厦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连接仪器 B . 溶解NaCl固体    C . 熄灭酒精灯 D . 滴加液体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紫色石蕊遇到醋酸变红色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生成
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 3S:“3” 表示三个硫元素 B . CaCl2中 Ca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Mg+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 . CO2:“2”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7、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化学式:C22H34O3; 相对分子质量:346)。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银杏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 . 银杏酸分子中含有一个O3分子 C . 银杏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D . 银杏酸为氧化物
8、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 . 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 . 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 . ①④形成的化合物是AlCl3
9、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C . 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 D . 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10、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石墨、红磷、干冰是单质 B . 食盐水、澄清石灰水、稀盐酸属于溶液 C . 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化铜是氧化物 D . 空气、冰水混合物、硫酸铜,是混合物
11、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 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引起的 B . 酒精燃烧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C .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都属于分解反应 D . 生石灰、硝酸铵溶于水都放热,发生了化学变化
12、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A为甲烷,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 B . 物质B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 . 该反应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1:9
13、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 C . 冷却后水倒流瓶内,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可用木炭、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质量的78% B . 空气中的氧气能燃烧 C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作多种电光源 D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是大气污染物
15、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 10g冰溶化成10g的水 B . 5g硝酸钾溶解在50g水中,成为55g硝酸钾溶液 C . 纸燃烧后质量减少 D . 50mL水加入50mL酒精中,溶液的体积小于100mL
16、在3A+B=2C+D的反应中,已知3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 70 B . 60 C . 50 D . 80
17、小红对蜡烛燃烧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①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会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 . 实验②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看到白瓷板出现上黑色的小颗粒,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C . 实验③中,细木棍与火焰接触的两端颜色最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D . 实验④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一性质。
18、如图是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体现了碳的氧化性 B . 反应开始的标志是: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C . 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
19、我们探究CO2性质时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 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 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稀醋酸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20、下列有关化学知识归纳与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与用途

B化学与安全

①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效果

②石灰石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③石墨可用于做电极

①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

②汽车到加油站加油,严禁烟火

③在室内放-盆水, 可防止煤气中毒

C化学与环境

D元素与物质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③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①入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

③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A . A   B . B   C . C   D . D
2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B . 常温下,饱和的澄清石灰水是稀溶液 C .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 .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食盐,溶液的质量增加
22、如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 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B . t1℃时, 125 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 C . 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D . P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3、关于溶液的配制,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配制溶液的主要实验步骤为:①计算 ②称量 ③量取 ④溶解 B . 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C . 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 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O

CaCO3

将固体在高温下充分灼烧

B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CO2

CO

点燃

D

KCl

MnO2

溶解、过滤、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2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 电解水两电极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D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前后试管中固体药品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铵根离子
(2)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生活中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是
(4)标出三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5)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固体物质是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2019年3月22-28日是第32届“中国水周”,本届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河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如Ca(HCO3)2 , 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为了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在此过程中,水中的Ca(HCO3)2 会发生分解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李明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并要将其制成蒸馏水,其过程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572846796

A物质的名称是;操作①的名称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李明同学将液体C放入蒸馏装置中制备蒸馏水,同时需要在蒸馏烧瓶中放入沸石,其作用是

(4)李明同学利用制得的蒸馏水和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验证水的组成。

图片_x0020_2069514289

实验时,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装置中的b端应与电源的极相连,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甲气体,现象为。该实验说明水由组成,反应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和用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2006755299

(1)仪器F的名称是。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若用双氧水制氧气,最好选用EF组合成发生装置,理由是
(3)实验室可在装置J中制取CO2,反应方程式为。检验J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从长玻璃管口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将长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后静置, 如观察到,则气密性良好。如果用I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填“a”或“b”)管口通入。
(4)用J装置制CO2具有的优点是。若从B~H中选择B与(填序号)进行组合,也可以组成一套具有同样优点的装置。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

图片_x0020_1622859637

(1)石灰石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石灰窑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2)在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9.92

59.84

79.80

99.80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