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2、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 . 2H B . 2H+ C . H2O D . 2H2
3、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闻气味 B . 观察颜色 C . 加澄清石灰水 D . 插入燃着木条
4、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 .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 . 水槽中液面下降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 . 铁丝 B . 红磷 C . 木炭 D . 蜡烛
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过滤 B . 图片_x0020_100002 倾倒液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检查气密性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加热液体
7、马铃薯是非常好的高钾低钠食品,很适合肥胖者食用。这里的“钠、钾”是指(   )
A . 元素 B . 分子 C . 原子 D . 离子
8、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水晶(SiO2) B . 纯碱(Na2CO3) C . 灰锰氧(KMnO4) D . 钟乳石(CaCO3)
9、研究现代锂离子电池的学者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原子序数为3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核外电子数为3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6.94g
10、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试管2 中得到O2 B . 产生 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 C .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 该化学反应的条件是通直流电

二、选择题组(共1小题)

1、依据如图所示CuSO4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8

(1)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 CuSO4 ,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1)
A . 20.5g B . 25g C . 120.5g D . 125g
(2)能将不饱和CuSO4溶液变为饱和CuSO4溶液的方法是(   ) (2)
A . 加水 B . 升高温度 C . 加入CuSO4 D . 倒出部分溶液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国之重器”展现出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复兴号”是中国自主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生产列车发动机时,要利用-40oC的干冰使部件体积收缩,以实现与其他部件的精准对接。上述过程中,主要利用干冰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蓝鲸1号”钻井平台可用于开采可燃冰。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用化学式表示)。
3、“C919”是中国首架按照国际标准,自主制造的民用飞机,机身主要材料是国产铝合金。工业常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4、“长征四号”是中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的运载火箭,采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09

(1)甲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5、海水晒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 其主要过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1

(1)粗盐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海水晒盐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6、从空气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2

(1)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
(2)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CO2的设备有

四、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0年,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46个城市,将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表1    2016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主要组成的质量分数(%)

厨余

纸类

塑料

玻璃

金属

木竹

砖瓦

织物

53.22

19.60

19.59

1.25

0.15

2.83

0.60

0.72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焚烧和堆肥。

垃圾焚烧处置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恶臭气体和酸性气体,如:NO2、SO2等,严重污染自然环境。N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所带来的环境效应包括:湿地和陆生植物物种之间竞争与组成变化,大气能见度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营养化等,还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化合,形成酸雨主要成分之一的硝酸(HNO3)。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1可知,2016 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中数量最多的是
(2)矿泉水瓶、旧报纸(填“是”或“不是”)可回收垃圾。
(3)酸性气体NO2、SO2中氮、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4)形成酸雨主要成分之一的硝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请你分析图1,能得到的结论是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用如图装置制备氧气。

图片_x0020_100013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3.16g高锰酸钾产生O2的质量为g。

六、实验题(共3小题)

1、用NaCl 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1)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2)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3)如果配制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2、用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图片_x0020_100014

(1)对比(填序号),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3、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1

(1)打开K1 , 放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关闭K1 , 观察到蜡烛;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证明CO2在通常条件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继续的操作是

七、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如图在三只试管中进行实验。

A

B

     图片_x0020_1497143863

①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图片_x0020_540723321

②固体几乎不溶解

        图片_x0020_15911440

③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图片_x0020_2049602037

①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

图片_x0020_805308295

②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

图片_x0020_1857705501

③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⑴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⑵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⑴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

⑵对比实验①、②、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蔗糖是应用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实验小组对蔗糖的元素组成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蔗糖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能与浓硫酸(H2SO4)反应,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初步分析

方案1

与浓硫酸反应

图片_x0020_100022

蔗糖由白色变成黑色,体积膨胀,变蓬松,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生成C和SO2

方案2在空气中点燃

图片_x0020_100023

干冷烧杯内壁有雾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H2O和CO2

方案3隔绝氧气加热

图片_x0020_100024

蔗糖由白色变成黑色,烧杯内壁有雾产生

        

(1)(解释与结论)

方案1,分析生成了SO2 , 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

(2)方案1可证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3)方案3, 初步分析生成的物质中有
(4)能证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和氧元素的实验方案是
(5)(反思与评价)

利用方案2,测定蔗糖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需要测定的质量。

(6)关于以上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方案1中生成的大量气体只含有SO2

B 方案2中倒扣的烧杯能收集到CO2

C 方案3中先通入氮气再点燃酒精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