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检测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链条喷漆防锈 B . 用钢刷擦洗 C . 用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D . 用其扑灭图书、档案失火
2、实验室欲测定一包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只含铜和锌),取50g黄铜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先加入1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固液混合物149.8g,再继续加入200g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312.6g,则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A . 39% B . 74% C . 61% D . 26%
3、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 B . 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g C . 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 D . 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
4、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    B .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 .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 .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5、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金属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注: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內,然后逐层用煤炭饼(注: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B . 冶炼Zn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该冶炼锌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6、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 东汉说唱俑     B . “郫”字青铜戈 C . 龙纹铅饼币     D . 黄金面具
7、现有某铁样品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②x的值为0.2

③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2种或3种溶质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8、类比、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 . 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 所以铁和盐酸反应也生成FeCl3和H2 D . 点燃H2、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CO、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
9、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先后发生反应Ⅰ、Ⅱ,对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Ⅰ减小、Ⅱ增大 B . Ⅰ减小、Ⅱ减小 C . Ⅰ增大、Ⅱ增大 D . Ⅰ增大、Ⅱ减小
10、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B .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 . 铝和金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二者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 . 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11、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如图,其中区域②代表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12、在溶质为Cu(NO32、AgNO3和Al(NO3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 .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C . 滤液中一定无AgNO3 D . 滤液中可能有四种金属离子
13、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 . MgCl2溶液、Cu、Sn B . Mg、Cu、SnCl2溶液 C . Mg、Sn、Cu、盐酸 D . 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14、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   )
A . 丙<丁<甲<乙 B . 乙<甲<丁<丙 C . 丁<甲<乙<丙 D . 丙< 乙<甲<丁
15、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 . 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 . 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 . 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1)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2)用铝锂合金制造“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一些部件,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高、耐腐蚀和(写一条)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人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

①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下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性。
(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填序号)。

A、表面没有气泡生成

B、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

C、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学习合金知识后,知道了不锈钢中含有金属铬。某同学想:铬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于是,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像铝一样,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

(1)【知识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Sn Pb(H)      Hg Ag Pt Au(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2)【作出猜想】猜想①Cr>Fe>Cu;猜想②Fe>Cu>Cr;猜想③      
(3)【设计与实验】①张明同学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未经打磨就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t度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酸中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Fe>Cr


②李红同学也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先用砂纸打磨后再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呈黄色。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折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产生少量气泡

无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       >       >        (填元素符号)

(4)【讨论交流】为什么张明和李红两个同学记录的铬与稀硫酸反应开始的现象截然不同?

原因是      

(5)【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铜、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刘斌同学将打磨过的两块铁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铬(CrSO4)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在硫酸亚铬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而在硫酸铜溶液中有明显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拓展迁移】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r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某同学为验证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 , 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进行实验)

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B装置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3)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
(4)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填写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又有CO2
(5)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
(6)(反思)

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从某废旧电子产品中可以提炼贵重金属,并得到硫酸铜溶液。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操作”的名称是
(2)写出所得贵重金属中任意一种成分的化学式
(3)写出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任写一种);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4)写出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取一定量铜粉、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酸溶)后过滤,将滤渣洗净、烘干后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金属元素在产物中显+2价)。固体质量与各步实验的时间关系如图。

(1)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原粉状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多少克。
(3)求m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检测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