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共15小题)

1、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水蒸气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倾倒药品   C .   称量药品   D .     验满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片_x0020_2004303229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 . 图片_x0020_498401897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 图片_x0020_1468608963 红磷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 . 图片_x0020_2120352633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纸张燃烧 C . 钢铁生锈 D . 水果腐烂
5、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 . 使用太阳能 B . 使用一次性木筷 C . 节约化石能源 D . 增大绿化面积
6、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氧气能支持燃烧 B . 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 .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7、下列是一些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 .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8、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 煤气泄漏,立即关阀门并开窗通风 D . 室内用木炭烤火,可以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9、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 . 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C .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 . 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补充更多的空气
10、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 .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 . CO2与CO都可以用于灭火 D . 鉴别CO2和CO,可以选用紫色石蕊溶液
11、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C .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 .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12、锗酸铋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其化学式为BiXGe3O12 , 已知Ge的化合价是+4价、Bi的化合价是+3价,则x应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13、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D . 丙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4、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B . 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 . 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D .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有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15、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 探究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C .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共4小题)

1、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填空
(1)1个钾原子
(2)4个氮分子
(3)2个铁离子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与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5)Ca2+中“2”的意义
2、用下图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阳离子的是
(2)属于阴离子的是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4)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5)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6)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3、水是生命之源,请根据题意填空
(1)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因为活性炭具有性。
4、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短线“—”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A、B、C在常温下的状态各不相同,且均为氧化物;D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性质稳定;B、E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E
(2)B与C反应的生成物是
(3)写出E的一种用途
(4)写出下列转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

E→B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恒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共2小题)

1、经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一些气体的制取方法。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②

(2)图中装置A有明显错误,请指出
(3)改正后,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字母序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用B装置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装置中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氮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
2、如图为实验室常见的装置。

(1)某同学选用C、D装置组合制取CO2 , 实验开始前,他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观察到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好。
(2)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收集的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其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留有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林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将温度控制在250℃,实验结束时,林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量大于理论产生的O2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提出猜想

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小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②第二小组同学也用同样的方法加热后,没有测定质量的方法就验证了猜想Ⅱ正确,他们的实验操作是

(4)张同学查阅资料,得出信息:

①锰酸钾在较高温度下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②锰酸钾受热只能部分分解,原因可能是生成的氧化钾对其分解产生影响。

对此,张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分别取等质量的锰酸钾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钾,另一只试管中不加氧化钾,分别加热,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该过程中还必须控制的变量是

四、计算题(6分)(共1小题)

1、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他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