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物理2021年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则( )
A . 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600N
B .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
C .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
D . 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500N
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得到两液体的比热容( )
A .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
B . 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C . 甲、乙两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
D . 无法判断
3、干泥沙的比热容是水的
, 干泥沙与水的质量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5:4,则水和干泥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 1:8
B . 8:1
C . 8:25
D . 5:8
4、当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开动进行洒水作业时,关于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分析正确的是( )
A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B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 动能、重力势能都减小
D . 动能、重力势能都增大
5、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四种方案( 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A .
B .
C .
D .




6、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有长方形木块C,恰好使木块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有水平力F由A向B缓慢匀速推动,在推动过程中,推力F将( )
A . 大小不变
B . 逐渐增大
C . 逐渐减小
D . 先增加后减小
7、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量最小为(g取10N/kg)( )
A . 15N
B . 6N
C . 3N
D . 1.5N
8、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 )

A . 甲液体吸热本领小于于乙液体
B .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C .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9、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物体,A的比热容大些,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立即把它们相互接触,不计热量损失和物态变化。则( )
A .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 . B向A传递热量
C . A向B传递热量
D . 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木块沿光滑斜面从顶端下滑的过程中,木块的( )
A . 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B .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 .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 . 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11、如图所示的滑轮中作为动滑轮使用的是( )
A .
B .
C .
D .




1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 .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
D .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13、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大小为40N的拉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升。已知滑轮上升的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和绳重及轮与绳间的摩擦,则物体A的重力及上升速度是( )
A . 40N 0.2m/s
B . 40N 0.1m/s
C . 20N 0.4m/s
D . 20N 0.1m/s
14、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从A点到B点运动员减速下落
B . 从B点到C点运动员减速下落
C . C点时运动员动能最大
D . 从A-B-C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15、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 . 盛夏时,吃雪糕解暑
B . 搓手时,手感到热
C . 天冷时,用热水袋取暖
D . 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寒冷的冬天,在冰雪大世界参观的游客经常边跺脚边对手哈气,就会感到暖和了.“跺脚”是用 的方法增加脚的内能;“呵气”是用 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
2、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3、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空二号”成功对接.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处于 状态.由于外太空存在少量空气,“天空二号”运行时受到阻力,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动滑轮也可以看做是杠杆,从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特点看,动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省力/费力),使用它可以,但是不能.
5、如图所示,长为40cm、重为10N的匀质杠杆可绕着O点转动,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位置拉至水平位置(忽略摩擦阻力),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力F所做的功为 J。
6、一辆汽车的水箱中装有10kg温度为20℃水,如果这些水的温度升高了50℃,则它吸收的热量是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別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 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已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5×103J/(kg•℃)].
7、如图所示,物体重G=200N,滑轮重G′=100 N,若用力F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滑轮,则此时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
8、东湖公园的建成大大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特性。漫步在公园内,闻到阵阵花香,这是现象。坐在石凳上感到石凳很热,是由于光照使石凳的内能,温度升高。
9、体重为600N的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是N.若加速下落时,空气阻力(大于、小于、等于)重力。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物体的吸热及放热情况,他们把10kg的水从20℃加热到70℃;接着把一根质量约为10g的铁钉,从825℃的高温炉中取出,冷却至25℃。(c铁=0.46×103J/(kg·℃),c水=4.2×103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铁钉放出的热量。
2、如图所示,用质量分布均匀的刚性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m,地面上一质量为2kg,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铁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系于OB的中点C处,此时AB恰好静止于水平位置,且细线恰好被拉直,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N。现将小滑块P(小滑块的大小不计)放在O点的正上方的板上,对P施加F=2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小滑块P向左移动0.4m时,绳子对C点的拉力为8N。(g=10N/kg)求:
(1)小滑块P的质量。
(2)小滑块P向左移动过程中推力最多做多少功?
3、小王爸爸骑着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功率200瓦匀速直线行驶,速度为5米/秒,求:
(1)该车在600秒内行驶的路程;
(2)该车在600秒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3)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
图中OA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动力F1 ,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及动力臂L1
2、如图是正在夹核桃时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对应的阻力F2。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甲、乙所示.
(1)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 .
(3)如图乙所示,乙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1;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第 (选填“一”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 F2(选填“<”“=”或“>”).
(4)乙同学用图丙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甲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 .
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4)该实验所用主要研究方法。
3、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从实验室借取了弹射器、纸盒、质量与形状不同的物体(已知m甲=m丙<m乙=m丁),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进行了实验。实验中,纸盒的初始位置始终相同,利用弹射器控制每次物体弹出时的速度相同。实验过程与结果如图(a)、(b)、(c)、(d)所示。
(1)本实验通过观察来比较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
(2)图(a)、(c)或图(b)、(d)是在研究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与的关系。
(3)他们分析比较图(a)、(b)或图(c)、(d)后认为:质量、速度相同的不同物体,球形的物体比方形的物体做功本领更大。您他们的观点(选填“赞同”或“不赞同”),您的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