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兰德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共25小题)

1、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装置是(  )

A . B . C . D .
2、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A . 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 . 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 .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 . 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4、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 . 冰融化 B . 酒精挥发 C . 食盐溶解 D . 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
6、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液态空气 B . 稀有气体 C . 自来水 D . 液态氧
7、下图表示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8、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 B . 酒精灯的火焰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C . 量取5毫升液体时,应选用量程接近的量筒 D . 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
9、已知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现: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B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加入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后把导管放入水中 D . 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
11、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a处粉末是红磷,能看到有白雾生成 B . 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观察到有二氧化碳生成 C . 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 D . 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1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 . 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 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1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当气体刚刚产生时,试管内剩余固体的种类为(   )
A . 2种 B . 3种 C . 4种 D . 5种
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 . 水沸腾 D . 氧气在通常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 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 D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
16、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 探究分子运动 C . 排水法收集并测量O2的体积 D . 用排水法可以收集到干燥的氧气
17、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特性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100mL酒精与 昆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再分

A . B . C . D .
18、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   )
A . 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B . 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C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B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 C .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 .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物质种类不改变
20、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 . 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B . 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C . 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D . 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红热的细铁丝试验
21、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步骤:①加热药品   ②停止加热   ③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药品装入试管中并把装置安装好   ⑥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是(   )
A . ⑤④①⑥③② B . ⑤④①⑥②③ C . ④⑤①⑥③② D . ④⑤①⑥②③
22、取m克高锰酸钾、m克氯酸钾和m克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 ) 分别加热,实验测得加热温度与产生氧气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热稳定性:高锰酸钾>氯酸钾 B . a、b两点物质均为混合物,且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 C . 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反应速度变快,且能增加氧气的量 D . T2温度时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质量均不变
23、下列叙述中的“一定”肯定成立的个数有(    )

⑴有发光、放热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2)食盐溶解在水中得到食盐水一定是化合反应;(3)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4)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都不变;(5)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A . 3个 B . 2个 C . 1个 D . 0个
24、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

更快的吸收五氧化二磷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25、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量筒的容量为250mL.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

Ⅰ.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

气,稍后,测得进入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1mL;

Ⅱ.用强光手电照射,引燃红磷;

Ⅲ.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测得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

V2mL;

Ⅳ.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Ⅰ中,鼓入空气的体积可以是小于200mL的任意体积 B . 步骤Ⅱ中,红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a和b C . 步骤Ⅲ中,若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V2数值偏低 D . 步骤Ⅳ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 ×10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8分)(共6小题)

1、从原子和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4)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5)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6)夏天湿衣服晾干的快: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木炭燃烧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3)加热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
(4)硫燃烧
(5)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3、根据下图填空

(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填名称)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名称)
(3)量液时需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 再读数,用量筒量取20mL水时仰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会(填“偏大”或“偏小”)。
(4)加热少量液体时可能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有(填序号)

①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②试管中加入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③加热时没有预热    ④加热时试管底触碰到灯芯   ⑤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人   ⑥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洗等

4、工业上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

(1)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填“高”或“低”);
(2)贮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工业上这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因为
(3)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的本质原因
(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①冰水混合物,②空气,③液氧,④石灰水,⑤二氧化碳;⑥稀有气体,⑦蒸馏水;⑧五氧化二磷⑨:自来水;⑩0.5%的食盐水。
5、A-I均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下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代表反应)。其中A为无色液体;B、F、G、H、I均为固体,B、F均为白色固体;C、D、E均为气体,C是空气中的一种气体且支持燃烧,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E有刺激性气味。请你参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名称AE
(2)①②两个化学反应中,黑色粉末的质量和均不变,它在反应中起作用。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进行反应①时,充分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剩余物是(填物质名称)。
(3)反应④的实验时,往往在瓶底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
(4)在进行反应⑤时,发出黄色火焰,瓶壁是热的。冒大量的(填实验现象)。

6、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发生了以下变化过程:①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产生火星,并冒出白烟;②进而使三硫化二锑燃烧,三硫化二锑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锑和二氧化硫,③氯酸钾受热后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并放出氧气,帮助火柴梗持续燃烧.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以上事实对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分析中错误的是______. (1)
A . 红磷、氯酸钾、三硫化二锑是可燃物 B . 划火柴时的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三硫化二锑燃烧所需温度 C . 火柴梗的燃烧温度高于三硫化二锑的燃烧所需温度 D . 三硫化二锑的燃烧所需温度高于红磷的燃烧所需温度
(2)上述变化过程③中放出氧气,能帮助火柴梗持续燃烧,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
(3)试写出火柴点燃过程中①、②、③三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计12分)(共1小题)

1、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

(1)写出图中带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小明想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填字母)进行组装。文字表达式为你认为A装置的不足之处是。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当观察到时开始收集氧气。若加热高锰酸钾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可调节如图中的旋钮(填“①”“②”或“③”)。
(3)若改用F装置收集,则氧气应从口进入(填“a”或“b”);验满的操作方法为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4)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同时有糊状 Ca(OH)2生成,发生装置选用G而不选用B的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大庆兰德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