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操作可以鉴别氧气、空气两瓶气体的是(   )
A . 观察气体的颜色    B .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C . 闻气体的气味    D .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3、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
A . 氢气 B . 氧气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4、下列变化与其它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 动物呼吸 B . 干冰升华 C . 玻璃破碎 D . 湿衣晾干
5、下列实验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A . 取用块状药品:镊子 B . 吸取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 . 少量试剂反应:试管 D . 较多量液体加热:大的量筒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5 点燃酒精灯 B . 图片_x0020_100006 倾倒液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7 滴加液体 D . 图片_x0020_100008 量取液体
7、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二氧化碳+水→碳酸 B . 汽油+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 氢气+氧气 D .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 . 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D .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9、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158542481

A . 可用木炭代替红磷 B . 为节约药品,取少量红磷 C . 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 . 火焰熄灭后应立即打开弹簧夹,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10、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片_x0020_1270176236

A . 将实验室的集气瓶直接拿进教室,盖上玻璃片,就可收集到教室的空气 B . 实验1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C . 实验2中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比空气中燃着的木条燃烧时间长 D . 通过实验2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主要是离不开空气中的      ,该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含量达到      。引起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有      (至少写出三种),人类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2、食物能给我们提供营养和能量。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的物质是。面包变质与空气中有关的物质是,将氮气填充在包装袋里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其原因是。请你再列举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一个事例

图片_x0020_100011

3、蜡烛是生活中的一种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切一块石蜡放在水中,石蜡一直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点燃蜡烛时,点火装置将棉芯点燃,放出的热量先使石蜡固体熔化,再汽化成石蜡蒸气,石蜡蒸气被点燃。请你分析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原因是。如图所示,在蜡烛火焰中放一根火柴,约1秒后取出,烧焦最严重的位置是。(填“a”、“b”或“c”)

图片_x0020_1035547801

4、同学们在实验室用下图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图片_x0020_1543871055 图片_x0020_948538835

(1)图一C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2)图二中火柴的作用是,点着火柴后,待时,伸入集气瓶中。
(3)图二D中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三、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酒    精

酒精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具有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其液体密度是0.789g/cm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密闭的空间内,酒精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用含糖类的农产品,如玉米、高粱、薯类以及某些植物的果实等,经过发酵、蒸馏,可以得到95%(质量分数)的工业酒精。酒精可用于制造醋酸、饮料、香精等。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作消毒剂。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酒精存储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任意写出两点)。
(2)医用酒精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4)列举上文中提到的一个化学变化
(5)酒精储存时要远离火源、热源的原因是
(6)医用酒精在室内大面积喷洒消毒时,要通风良好的原因是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学习完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A、B、C是三种纯净物,其中,A→O2的反应需要催化剂,一种黄色固体在O2中燃烧生成B,C是一种黑色固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转化。

图片_x0020_100013

(1)A→O2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2)O2→B的实验现象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O2→C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同学们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了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4

(1)仪器a的名称是
(2)图中棉花的作用是
(3)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4)图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能用此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试管破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小明同学踢足球时腿被擦伤了,医生给他用医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产生了大量气泡。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从药店购买了一些该药液,带回实验室,与兴趣小组同学对伤口处产生的是哪种气体,以及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信息检索)

a医用双氧水是3%的过氧化氢溶液。

b过氧化氢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红细胞及某些植物体组织中,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与氧气。

(1)(实验探究)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许医用双氧水于一支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

产生的气体不是氧气。

步骤二:向步骤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现象: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步骤三:待步骤二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现象:

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反思)

小红认为上述步骤一得出的结论不严谨,请你说明理由

(3)多次重复上述步骤三,均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4)为了证明二氧化锰是上述反应中的催化剂,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5)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时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6)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可能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