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一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普通班)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 .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2、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 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 .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 . 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 . 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融化成水
B . 瓷碗破碎
C . 钢丝弯曲
D . 酒精燃烧
4、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 .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 . 氧气可以燃烧
C . 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5、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样
B .
加料
C .
加热
D .
熄灭




6、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 . ①
B . ③④
C . ③
D . ②④
7、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 . 二氧化硫
B . 氧气
C . 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9、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氧化汞
汞+氧气
B . 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C . 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D .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10、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硫
C . 一氧化碳
D . 可吸入颗粒物
11、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空气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 . 纯净物
B . 混合物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12、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 肯定大于8 Ml
B . 肯定小于8 mL
C . 肯定等于8 mL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 mL
13、如图能表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变化曲线图(t表示反应已完全)的是( )
A .
B .
C .
D .




14、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 .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 .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15、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 (倒或正)放,原因是 标签向着手心原因是 .
2、根据题意填空
(1)量取5.0mL的液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2)取用液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
(3)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朝着 (“有”或“无”)人的方向.
3、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冰水混合物;⑤五氧化二磷;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 ,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
4、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这种气体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均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三、简答题(共3小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碳在空气中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4)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
2、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MnO2)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2)写出用该方法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要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装置 (填编号);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优点是 (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气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可以控制生成氧气的速率.
3、某同学对教材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是: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硫粉,点燃后伸入充满氧气且底部有较多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后,立即将燃烧匙浸入瓶内水中.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文字表达式是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2)水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
四、综合应用(共1小题)
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写出红磷燃烧时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5)已知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某同学用足量的木炭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6)在用红磷燃烧实验中,空气中体积分数小于
的原因有哪些?(请写出3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