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4月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2、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L、L、L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L<L , L>L B . L=L , L=L C . L<L , L=L D . L=L , L>L
3、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 .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 .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 .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5、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 B .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C .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 D .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6、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 .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 . 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 .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8、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 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 . 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 . 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 D . 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9、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 .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 . 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 . 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 . 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10、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 C . 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 D . 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
11、物理课上,小亮拿着老师分发的凸透镜观察书本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 . 此时通过该透镜看到的像是实像 C . 该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 D . 用该透镜制成的眼镜可矫正近视眼
12、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2、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眼球的结构类似于(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镜进行矫正.
4、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填“反射”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填“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填“物距”或“像距”).

图片_x0020_100011

5、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像(填“实”或“虚”).

图片_x0020_100012

6、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N。

图片_x0020_100015

7、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为N;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为;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支持力F及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O为物体的重心)。

2、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c.如图1中丙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2)由图1中      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1中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
(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1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5)实验拓展: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物体C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22

(1)如下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
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图片_x0020_100025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将卡片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能减少木块受到的对实验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重50N的物体B,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图片_x0020_1062689141

(1)如果用F=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是多大?
(2)如果水平推力F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大小为多大?
(3)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F增加到15N,物体受到的合力F合为多大?
2、一辆小车,总质量为1600kg,停在水平路面上(g取10N/kg)。问:
(1)小车受到的重力为多大?
(2)小车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咸宁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4月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