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2、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 B . 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 .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 . 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 .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 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 . 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4、今年春节期间,红梅公园梅花盛开,香气四溢,闻到梅花香味的现象表明了(   )
A . 分子可以再分 B . 分子间有空隙 C . 分子间有作用力 D .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建筑门窗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
A . 较小的密度 B . 良好的导电性 C . 较大的硬度 D . 较好的延展性
6、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整杯水变红,这一现象中(   )
A . 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 B . 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 C . 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 D . 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
7、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 .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 .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8、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甲,甲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再用a棒去同时接触甲、乙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甲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乙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验电器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 . a棒与其手柄b均为导体 C . 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电子由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D . 当a棒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乙金属球转移到甲金属球
9、小明同学将一台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移动到另一张桌子上。用这个天平测量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必调节就可以测量 B . 桌面平整就不需要调节 C . 重新调节平衡 D . 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10、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   )

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

物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密度/(kg•m-3

1.25

1.43

1.98

0.09

A . 2 kg B . 20 kg C . 200 kg D . 2000 kg
11、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新冠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 2kg/m3 B . 3kg/m3 C . 4kg/m3 D . 6kg/m3
12、把一块铁块放入盛满水(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了20g水,若把该铁块放入盛满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了酒精的质量是(   )
A . 8g B . 10g C . 16g D . 20g
1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 . 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C .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 D . 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14、如图为小明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手对弹簧的压力 B . 弹簧对手的弹力 C . 弹簧本身的重力 D . 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15、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 现配制了0.5 d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0.6kg,为使配制的盐水符合选种要求,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 . 再加盐0.2 g B . 再加水50 g C . 再加水500 mL D . 既不加盐,也不加水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小明在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 ”,小明的质量是40kg,他受到的重力是N;每粒药的规格是0.2g,则小明一日应服mg,合粒。(g取10N/kg)
2、小明想知道消毒酒精的密度,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子秤、玻璃杯、注射器等进行测量:给玻璃杯中倒入适量酒精,测得玻璃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109.4g;用注射器从玻璃杯中抽取部分酒精,如图所示,其体积为      mL;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92.2g,则酒精的密度为      g/cm3 , 测量结束整理器材时,小明发现电子秤显示的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减小为91.9g,其原因是酒精易      (填物态变化名称),测量过程中闻到酒精的气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      

3、如图是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图片_x0020_100003

4、如图将一块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用干燥的丝绸在有机玻璃板上摩擦后,看到有机玻璃板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有机玻璃板由于摩擦带上      ,具有      的性质。

图片_x0020_100004

5、冬天,室外水管需用保暖材料包裹,否则结冰时水管容易破裂。因为气温低于℃时,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变小/不变),体积(变大/变小/不变),从而会使水管胀裂。
6、在如图所示的跳板跳水运动中,压跳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这个力(是/不是)弹力。

图片_x0020_100005

7、如图甲所示,木板上压的重物越重,木板弯曲程度越      ;如图乙所示,拉弹簧的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      。比较两个实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图片_x0020_100006

8、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可用作火箭等高速飞行器的表面覆盖层,可见其具有很好的(导热/隔热)性。该陶瓷材料在常温下的密度为2.7×103 kg/m3 , 从常温加热至900 ℃高温,体积收缩至原体积的90%,此时其密度为g/cm3
9、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将该石块放入盛有 30mL 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a、b、c) ;石块的密度是      

图片_x0020_100007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请在图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2、运动会上,小明用力推重40N的铅球,请在图中画出铅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图片_x0020_100012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航天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180 kg,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1/6。则:(g=10N/kg)
(1)航天员在地球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航天员在月球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已知砖的密度为2.7×103 kg/m3 , 用长25 cm、宽12 cm、厚6 cm的砖铺一人行道,若人行道的总面积为750 m2 , 要求人行道路面铺砖厚度为12 cm。求:
(1)铺完此路至少需要多少块砖?
(2)如果汽车一次能运载4t砖,则最少需要运多少次?
3、小明用天平、空杯,水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ρ=1.0×103kg/m3

图片_x0020_100015

问:

(1)烧杯的容积有多大?
(2)酱油的密度多大?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把托盘天平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将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如图乙,待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g;
(3)将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内,液面位置如图丙,则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为mL。称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2g,则液体的密度为g/cm3
(4)小明提出另一种测量待测液体密度的方案,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和两个烧杯。简要步骤如下:

①分别往两个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和待测液体;

②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F1

③将挂着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F2

④将挂着的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未接触烧杯),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F3

⑤液体的密度ρ= (用ρ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测量了相关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1

2

3

4

5

6

质量m/g

40

100

160

200

240

300

重力G/N

0.4

1.1

2.0

2.3

3.0

(1)测量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上;
(2)如图甲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N,分度值是N;

图片_x0020_100016

(3)第3次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位置如图甲所示,表中空缺的实验数据“▲”是
(4)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图乙中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图像;
(5)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

六、综合题(共1小题)

1、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0

⑴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⑵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µ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⑶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⑷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 , 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 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的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就(会/不会)出现实验中的现象.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 μm金泊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该现象可以说明(______) (2)
A .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 .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阅读了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你认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子结构图是.

图片_x0020_10002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