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豫章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稻草造纸 B . 使用火药 C . 蚕丝织布 D . 冶炼金属
2、质量相等两份药品甲和乙,其中甲为纯净的氯酸钾,乙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收集到氧气的总质量M(纵坐标)随反应时间t(横坐标)的变化的函数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4、某同学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滴;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   ⑤用了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气体

A . ①⑤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5、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几种常见消毒剂进入了家庭。下列对 84 消毒液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 . 有强氧化性 B . 无色或淡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 . 见光易分解 D . 可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
6、化学学习本质上是一种问题的解决活动。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A . 尽量少交流,不受他人观点的干扰 B . 学会质疑,不轻信已有的结论 C . 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D . 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7、下列有关胶头滴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 取液时挤入空气 图片_x0020_100004    B . 将滴管横放在桌面 图片_x0020_100005 C . 用自来水冲洗过的滴管放回滴瓶 图片_x0020_100006    D . 用滴管滴加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7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汾酒 B . 液氧、氧化汞 C . 人体呼出的气体、四氧化三铁 D . 澄清石灰水、海水
9、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肺炎,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   )
A . 分子可再分 B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 分子很小 D . 分子间有间隔
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

分子间的间隔大小会受温度影响

B

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苯分子

分子很小

C

湖面上柳絮飘扬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氢气和液氢都能燃烧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选择填充题(共5小题)

1、下列仪器进行了磨砂处理的是(      

A.量筒           B.集气瓶       C.试管       D.      

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B  水 氢气+氧气

C  甲烷+氧气 水+二氧化碳

3、下列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是(

A. Mg2+

B. S2-

C. K+

D.(填化学符号)

4、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 象

解释

A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分子体积变大

B

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

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刻度上升

5、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贮气等多种功能。

图片_x0020_1588181961

下列关于该装置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H2 , 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管进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 , 气体从a管进

C.测量氧气体积,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管进a管接量筒

D.用于病人输氧,瓶内装水,管接供氧钢瓶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1)氮气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料。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      
(2)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增加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垃圾  
B.治理工地扬尘
C.汽车尾气的排放
D. 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3)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一氧化碳④二氧化氮⑤氧气

(4)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②植树造林

③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④加强大气监测

2、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①二氧化碳   ②氮气   ③稀有气体  ④氧气
(1)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
(2)可用于气割、气焊的是
(3)可用于制作灭火器的是
(4)可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是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学习要让学生既能够“见微知著”,也能够“见著知微”。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下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

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

(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 决定的。
(3)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填微粒符号)。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 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9  

(1)在此工艺中,氧化铝制得铝的符号表达式是,这一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氢气中的氢元素来自于反应中的
(3)当前,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投球赛,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每一种物质代表一位队员,只有能发生物质转化的队员之间才能完成一次传接球,已知常温下A和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无色气体,D的状态和其他物质不同,C转化为D的反应过程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则:

图片_x0020_100022

(1)物质D的名称是
(2)物质B的一种用途是
(3)物质A→B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反应类型为反应。

六、科学探究题(共3小题)

1、某活动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裝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探究活动

图片_x0020_100023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用装置A、B、C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B中应盛放的是,导管口连接的顺序是
(3)活动小组对(2)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2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

①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

②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2、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6

(1)按图I进行实验时,有明显现象的烧杯是(填“甲”或“乙”),该现象说明
(2)按图II进行实验时,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Ⅱ连接好。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

②小明发现图II实验完成需等待较长时间,他采取(填实验操作)的方式,很快就观察到了现象,这说明

③实验结束后,小张发现滤纸放在空气中一会儿后红色消失了,因为浓氨水

④对比图 I 的实验,图II实验的优点是

(3)查阅资料可知:碱性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如碱性的氨水(氨气溶于水即得到氨水)。为证明图I实验中使甲杯中酚酞变色的物质是氨水,而不是水,也不是氨气,现用图III装置进行验证,应采取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a端通氮气②将有酚酞成分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③从b端通氨气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4)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指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氨气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质量。如图IV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实验时观察到C处产生的烟较多。由此可知,分子质量越(“大”或“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或“慢”)。
3、               
(1)(探究一)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7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装置B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放入一种暗紫色固体粉末制取氧气以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收集装置为
(3)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处.
(4)装置G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也可以制取氧气,塑料管中加入的液体药品是,药品加入完毕后,要使反应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是:
(5)(探究二)探究氧化铁是否像二氧化锰一样可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均控制相同):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实验④

1.2g KClO3

T1

实验⑤

1.2g KClO3、0.5g MnO2

T2

实验⑥

1.2g KClO3、0.5g Fe2O3

T3

请写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6)若T3 (选填“>”、“=”或“<”)T1 , 说明氧化铁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7)若要比较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效果,除了可以通过用比较T3与T2的大小,还可以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测量 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             
(1)已知一个M原子的质量为a 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 kg,则M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用a、b表示)。
(2)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 g,计算该硫原子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计算等质量的镁、铝中镁原子和铝原子的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豫章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