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有关氧气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够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B . 氧气的用途广泛,可以作为火箭的高能燃料 C . 氧气能供给呼吸,航天员进入太空需要携带供氧装置 D . 氧气能与某些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都会发光发热
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空气液化,矿石粉碎 B . 碘升华,红磷燃烧 C . 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 D . 农家肥的腐熟,开水沸腾
3、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小光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 猜想与假设 B . 设计实验 C . 收集证据 D . 解释与结论
4、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 . ③④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 . 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 . ①②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有:

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

②把导管移出水面;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④熄灭酒精灯;

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正确的顺序是(   )

A . ①⑤②④ B . ⑤①③②④ C . ①⑤③④② D . ⑤①③④②
7、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图片_x0020_100008 B . 探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图片_x0020_100009 C . 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图片_x0020_100010 D . 用排水法收集O2 图片_x0020_100011
8、“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
A . 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 B . 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 . 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D .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9、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取用液体试剂 B . 图片_x0020_100002 倾倒液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滴加液体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加热液体
10、下列对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每年10月,桂花盛开,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

水和双氧水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D

钠与镁的化学性质不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11、某同学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A . 一定小于5毫升 B . 一定等于5毫升 C . 一定大于5毫升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毫升
12、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装置内燃烧(生成CO2和H2O)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 . 该方法也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 .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 . 蜡烛燃烧后瓶内只有二氧化碳、氮气及稀有气体

二、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化学式为NO)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NO不稳定,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2)。

实验室用铜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NO.工业上可用氨气与氧气为原料,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制得一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CO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 反应,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

NO被发现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NO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
(2)NO不稳定的原因是
(3)NO可用 法收集。
(4)NO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96393033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中的x是      
(2)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      (填序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装置、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2)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 (填“有”成“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 , 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
(3)要比较KClO3制取氧气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
2、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

图片_x0020_100012

(1)A的名称是,其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了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不正确操作可能是,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3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好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C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3)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H2S)。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若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