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 潮汐能 B . 太阳能 C . 风能 D .
2、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 . 2H2 B . 2H C . H2 D . 2H2O
3、青团是清明时节的传统食品,下列制作青团的部分原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 糯米粉 B . 植物油 C . 蔗糖 D . 绿色蔬菜汁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铁丝 B . 红磷 C . 蜡烛 D . 木炭
5、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CuCl2+2NaOH=Cu(OH)2↓+2NaCl,此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复分解反应 D . 置换反应
6、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   )
A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分子体积很小 C . 分子间有间隔 D . 分子质量很小
7、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B . 试管2中得到H2 C . 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D .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8、下列物质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   )
A . Fe B . Mg C . Ag D . Zn
9、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 . 闻气味 B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 观察颜色 D . 向瓶中倒入紫色石蕊溶液
10、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如下。

图片_x0020_1190325110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 0~50 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 C . 60~100 s气体压强升高,有温度升高的原因 D . 120~130 s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停止了
11、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4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降温到20℃时,现象如图丙。将图丙烧杯a中的固体移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100 g B . 110 g C . 120 g D . 130 g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 . 40℃时烧杯a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 40℃时烧杯b和20℃时烧杯b中溶质质量不相等 D . 40℃时烧杯a和20℃烧杯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二、简答题(共3小题)

1、SC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氮氧化物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2)尿素[CO(NH2)2]水溶液加热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补全该反应:CO(NH2)2 + H2O  2 NH3↑ +
(3)NO2转化为N2 , 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2、2018年年底地铁6号线(西延)正式开通,使石景山区人民出行更加便捷。
(1)地铁建造需要大量钢铁。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地铁内安装了大量消火栓系统。该灭火系统以水为介质,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3、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246529504

(1)乙烯的化学式为
(2)若88 g二氧化碳被转化,则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食盐、食醋、小苏打、碳酸钙都是生活中常见物质。请从A和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①为使蛋糕更松软,焙制时加入适量

②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A.海水晾晒得到海盐

B.粮食经微生物发酵酿造食醋

C.大理石切割打磨制成建筑材料

①为防止骨质疏松,可以服用含的药片。

②小苏打可以缓解胃酸过多症,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其颜料选用各色天然矿石,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一些矿石的主要成分及颜色如下表。

图片_x0020_100005

矿石

蓝铜矿

孔雀石

雌黄

赭石

主要成分

Cu3(OH)2(CO3)2

Cu₂(OH)₂CO₃

As2S3

Fe2O3

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红色

(1)四种矿石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2)蓝铜矿和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在组成上具有的相同点是

四、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我们能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些什么呢?可以将生活垃圾分类,把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别投入相应的垃圾箱。其实,还可以把厨余垃圾中的鲜垃圾用来制作“环保酵素”。

制作方法:按1:3:10的比例将红糖、鲜厨余(水果皮、菜叶等)、水混合装入桶中,盖盖发酵3个月,过滤出液体,得到环保酵素。

环保酵素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防城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生长中的芥菜残留农药进行了研究。首先检测喷洒农药2小时后初始附着量,然后分四组分别喷洒:清水,1:200、1:300、1:400(环保酵素和水的体积比,下同)的酵素液,检测96 h后3种农药降解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国是农业大国,施用化学肥料是保证粮食高产、稳产的一种重要措施,但与此同时,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研究人员分别用1:250、1:500、1:750、1:1000的酵素液(每周施浇3次)对土壤中有机质等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制作环保酵素,过滤液体时,常采取的工具是
(2)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的后果是
(3)红糖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12H22O11 , 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42,计算式为
(4)四组实验中,对芥菜中残留农药降解作用最好的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环保酵素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B 施浇环保酵素到第7周,土壤改良效果最佳

C 环保酵素浓度越大,土壤改良效果越好

五、流程题(共2小题)

1、许多制药厂、化工厂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铁泥(主要含Fe,FeO,Fe2O3等物质),若以铁泥为原料制备FeSO4·7H2O,可实现废物利用。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FeO+H2SO4=FeSO4+H2O;Fe+Fe2(SO4)3=3FeSO4

(1)酸浸过程中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还原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
(3)产品在结晶前需要调节pH。若pH过高需要加入——进行调节。
2、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过程示意如下图。

图片_x0020_100009

(1)X是一种单质,该物质是
(2)在一定条件下,I中反应生成的另外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实验题(共8小题)

1、为了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A的目的是
(2)实验B能证明金属活动性铁强于铜的实验现象是
(3)实验C也能验证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X、Y分别是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B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3、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管中预先装入适量的水,测得水面高度为a,加热粗铜丝,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燃烧停止,完全冷却后,测得水面高度为b。(已知除去胶塞部分管的长度为c)

(1)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由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4、用图装置进行O2制取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2

(1)KMn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5、用图装置进行CO2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3

(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6、实验小组同学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图片_x0020_54340818

(1)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2)实验操作顺序为E,C,
7、用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0

(1)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1/5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原因是
8、进行如下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图片_x0020_100016

(1)溶液变为红色的是(填序号)。
(2)没有明显现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两支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七、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缓慢通入2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不明显

明显

非常明显

明显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0

a

b

c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非常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无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的目的为
(3)实验2中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

A 0.5   0.5   0.5               B 0.5    1.0    1.5

C 1.0   1.5   2.0               D 1.0    2.0    3.0

(4)实验2的结论是
(5)(反思与评价)

通过对比实验1-1和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理由是

2、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 , 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某课外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促进H2O2分解的因素。

图片_x0020_100021

(查阅资料)H2O2常温下分解很慢。

NaCl溶于水解离出Na+和Cl-

Na2CO3溶于水解离出Na+和CO32- , CO32-与水作用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假设)①.Na+促进H2O2分解。②.溶液的碱性促进H2O2分解。

(进行实验)

(1)探究一:分别进行下列3个实验(80mL蒸馏水中加入6.7g“鱼浮灵”,所得溶液中H2O2的浓度约为4%)。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pH

溶解氧(mg/L)

1

① 80 mL蒸馏水

6.96

5.68

② 加“鱼浮灵”6.7g

9.89

7.97

2

① 80 mL 4%的H2O2溶液

6.01

6.44

② 加少量NaCl

6.00

6.46

③ 再加少量Na2CO3

8.14

9.11

3

80 mL 4%的H2O2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9.26

10.97

(解释与结论)

根据实验1的实验结果,加入“鱼浮灵”后,液体的变化是

(2)通过实验,证明猜想1不成立。
(3)证明猜想2成立的依据是
(4)探究二:向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80mL4%的H2O2溶液,再分别滴加NaOH溶液,测得不同pH下的溶解氧情况如下表所示。

烧杯

1

2

3

4

5

pH

8.00

8.59

9.29

10.43

11.47

溶解氧(mg/L)

6.88

9.30

13.82

17.57

13.15

探究二得出的结论是

(5)(反思与评价)

下列物质能加快H2O2分解的是

A MnO2 B NaCl      C NaOH      D Na2CO3

(6)探究一中,实验2-①与实验1-①对比,溶解氧增大的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