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五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4月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如图所示,“辽宁”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 .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 .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 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D .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2、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口罩。当你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
A . 音调变低
B . 音调变高
C . 响度变小
D . 响度变大
3、如图所示,苗族“鼓舞”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是围绕“苗鼓”展开的。从物理学的知识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鼓手敲击鼓的频率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B . 有经验的人听下鼓声,就能区别是“苗鼓”还是其它地区鼓,是因鼓的音色不同
C . 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D . 距着鼓越远,听到的鼓声频率越低
4、如图是疫情期间,利用无人机携带喇叭进行空中呼喊和转达指令的场景。下列关于“喇叭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通过空气传播到人们耳中
C .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 . 一定属于噪声
5、我们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6、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 )
A . 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 . 声音的速度变小了
C . 空气不再传声
D . 声音强度变弱,我们听不到了
7、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的( )
A . 结构
B . 频率
C . 材料
D . 振幅
8、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速
9、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 .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 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戴耳罩
D . 公路两侧种植花草树木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播声音
B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
C . “震耳欲聋”指声音的音调高
D . 在高速路的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消除噪声
11、如图所示,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个“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玻璃瓶换成铁瓶,音色相同
B . 用不同力度敲击,声音的响度相同
C . 敲击瓶子,水柱最高的瓶子振动最慢,音调最低
D . 敲击瓶子时,只有水振动发声,由于水柱高度不同,瓶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不同
12、下列所给的成语,是描述声音响度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将手机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使之成为真空,再拨打该手机号码,发现手机屏幕上显示有来电,但却听不到来电提示音,这说明。
2、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的标志,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在处控制噪声。
3、近几年广场舞也成了许昌大妈和大叔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他们常常用音箱放大伴奏乐。但巨大的声响让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这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大,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和学习;巨大的声音是音箱的纸盆发出的。
4、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于2019年12月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航母上装备的声呐,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下同)来发现水下目标的;同时它能通过设备监测来获取海上台风的信息。
5、如图所示,用力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时,就能够听见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先拨动细的橡皮筋,再用同样的力拨动粗的橡皮筋,则听到两次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6、请填写正确的单位:当噪声的强度高于90将影响我们的听力;正常人体的血压收缩压为90~140。
7、如图是一新款小度智能屏,它可以和“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接收“主人”指令,播放音乐,播报天气。还具有模仿父母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讲故事哄娃入睡的功能。它和“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是通过 传播的。它能够正确执行“主人”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两位同学在鱼缸边观赏鱼儿,鱼儿被吓跑了,一位同学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了鱼,另一位同学认为是他们的声音惊走了鱼,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帮他们做出判断。
2、夜间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第一个同学起身关上窗户,第二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而第三位同学起身到对面去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这三个同学是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减弱噪声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
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图所示.制完,调节后就可以用该“四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1)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 的关系.
(2)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是否合理: ,原因是: .
(3)我国京族特有的单一琴弦的乐器独弦琴,主要是通过改变琴弦的 ,奏出的委婉如歌的曲调.
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这说明了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并由此推理可知: .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
(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3)新交通法规定,严禁酒驾,醉酒后司机反应时间至少增加一倍,若汽车还是以20m/s的速度行驶,假如前方25m处有行人,行人有危险吗?(通过计算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