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分解:2H2O2 2H2↑+O2 B . 铁丝燃烧:4Fe+3O2 2Fe2O3 C . 镁条燃烧:Mg+O2 MgO↓ D . 高锰酸钾分解:2KMnO4 K2MnO4+MnO2+O2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B . 干冰 C . 氯化钠 D . 金刚石
3、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原子的排列方式影响着物质的性质 C . 碳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CO2 D . 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4、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 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2 D .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5、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和 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 . 该反应中 的质量比为14:11 C . 该反应中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 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6、市售的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5    B . +1    C . ﹣1    D . +7
7、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 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 向试管内加入铁钉 B .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C .  收集H2 D . O2的验满
9、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图片_x0020_1898272143

A . A    B . B    C . C    D . D
10、2019 年 10 月 1 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 70 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 . 彩旗飘飘 B . 气球升空 C . 礼炮轰鸣 D . 声音远扬
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D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 .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13、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 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 制取蒸馏水时,应加入几粒沸石 (或碎瓷片) C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D . 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1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软水就是指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 过滤可以将硬水软化 C . 通过蒸馏可以从海水里获得淡水 D . 电解水的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一端得到的是氢气
15、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①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B .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 . ④是一种阴离子 D . ②容易得到电子
16、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633796909

A . 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B . 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 C .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D .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17、乙硫醇 (化学式 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体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硫醇由碳原子、氢原子、硫原子构成 B . 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6∶1 C . 一个乙硫醇分子中有 3个氢分子 D .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适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18、下列各组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酒精、石油 B . 金刚石、干冰 C . 液氧、氯酸钾 D . 汞、碘酒
19、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乙比甲原子总数减少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5∶1
20、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 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 . 二氧化碳会导致 “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C . 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氧气常用于发射火箭,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21、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A . 家中煤气泄漏应该马上开排气扇 B . 油锅着火应该马上盖上锅盖或者倒水灭火 C . 室内着火时赶紧打开门窗 D . 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2、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576334142

图片_x0020_469359863

图片_x0020_936222387

图片_x0020_285212950

A.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B.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

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

A . A   B . B   C . C   D . D
2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O2和 O3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 .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 石墨

B 活性炭

C 稀有气体

D 干冰

(1)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
(2)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材料的是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可以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
2、用化学符号按要求填空:
(1)2个五氧化二氮分子
(2)铜原子
(3)氧化铝的化学式
(4)3个硫酸根离子
3、小明利用 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 “元素钟面”。

图片_x0020_100015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
(2)小明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写出了下列三种物质的化学 式:O2、H2O和 NaNO3 ,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
(4)在钟面上找出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填元素符号)。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还湘江河区 “一湾绿水”,衡阳市所辖区、县(市)都已完善了污水处理设施,并关停了如造纸厂等沿河污染企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污水处理厂中,通过过滤的方法去除了生活污水中的难溶物后,水依然有一定的颜色和臭味,可以用来处理。
(2)生活废水、畜禽养殖废水,如果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其中所含有的(填字 母代号,下同)会导致水体发臭,水草疯长,鱼类死亡。

A 含氮化合物

B 含磷化合物

C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3)衡阳市为加强河流、湖泊等水域治理,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A 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B 严禁在所有水体中电鱼、药鱼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整改或关停排放物不达标的企业

5、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应倡导 “低碳生活”。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其中含硫煤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
(2)二甲醚(CH3OCH3)被认为是 21世纪新型燃料,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风能

B 太阳能

C 地热能

D 石油

(4)请你写一条节能减排的建议
6、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过生日时常用嘴吹灭蜡烛,其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是因为:
(3)“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因为:
7、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观察化学方程式可得到很多信息。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 (读作氮化镁),写出你得到的三点信息。
(1)
(2)
(3)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填化学式)。
(2)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图片_x0020_159019589

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处。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3)空气的保护: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7

(1)写出装置A中一种仪器的名称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4)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5)如图F向装满 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新年联欢晚会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 一团包有过氧化钠 (Na2O2)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1)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图片_x0020_100018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2)(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

(提出猜想)

①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

②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③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了热量。

(实验验证)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图片_x0020_100019

蜡烛慢慢熄灭

猜想①(填“成立”或 “不成立”)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振荡,并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猜想②成立

猜想③成立

(3)(实验结论)

①CO2与 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通常 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 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该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他们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图片_x0020_1000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2)计算该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