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明城中学、二屯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

化学概念间存在如下三种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 .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C . 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D . 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 .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3、中国诗词、成语和谚语中有些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 C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物理性质 D . “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2个氮原子-N2 B . 钙离子-Ca+2 C . 氯化铁-FeCl2 D . 氦气-He
5、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 B . 碱:火碱、熟石灰、纯碱 C . 混合物: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 D . 合成材料:羊毛、塑料、合成橡胶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溶液都是无色的 B . 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 C . 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D . 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
7、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 . 提出假设 B . 进行实验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D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
9、下列物质的性质相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 . 铜具有良好的导它性,可制作导线 B .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 C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多种用途电光源 D . 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0、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 “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 B . 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 C . 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D . 含碘食盐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
11、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子的种类不同 D . 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12、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片_x0020_1138823134

A . 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 .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 .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 . 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1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14、下列现象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浓硫酸溅到白纸上,白纸变黑 B . 建筑工地上生石灰长时间露天放置 C . 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出现一层白色固体 D . 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15、将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变化的结果是容器内( )
A . 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B . 溶液的质量都变小 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D . 溶液中溶质的质暈分数都减小
16、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 紫色石蕊试液 B . KNO3溶液 C . BaCl2溶液 D . Na2CO3溶液
17、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鉴别CaO和NH4NO3两种固体

加水、触摸烧杯外壁

C

除去MnO2中的少量KCl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除去氧气中的氮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A . A   B . B   C . C   D . D
18、现有氧气、水、二氧化碳、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这些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有几组(   )
A . 4组 B . 5组 C . 6组 D . 7组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的物质,如秸秆、蔗渣等。闽籍科学家张俐娜发明了一种快速溶解农业废弃物的“神奇溶剂”。该“神奇溶剂”中氢氧化钠、尿素和水的质量比为7:12:81。
(1)“神奇溶剂”是一种溶液,其溶质有
(2)某次生产需用到100kg“神奇溶剂”。现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尿素来配制,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式即可)。
2、有“锂”走遍天下。锂电池广泛用于通信、电动车等行业,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部分信息,锂原子在周期表中第周期,写出锂离子的符号,氧化锂的化学式 。

图片_x0020_100005

3、根据周期表体现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某同学构建了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图。

图片_x0020_100009

①写出物质X的化学式:

②由物质Y转化为Cu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436897279

(1)当A中混有少量的B,常用的提纯方法是
(2)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除了加溶质、还有
5、            
(1)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已经变质的方法有:

(2)往待检溶液滴加(填名称),观察到的现象是气泡,反应的方程式
(3)往待检溶液滴加(碱)溶液(填名称),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534139192

资料:①制取Cl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②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1)仪器Ⅱ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用D装置干燥二氧化碳,则D中应装入,此干燥剂不能干燥的气体(填化学式)
(3)用C装置制取氯气原因:一是反应需要加热、二是。用D装置收集Cl2时,Cl2应从(填导气管接口处的字母)管口进入瓶中。
(4)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方程式,反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MnO2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和洗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5)下列对制取三种气体的分析中错误的是_。

A 制取CO2和O2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B O2、CO2和Cl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制取Cl2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D 用E装置收集O2时,O2应从d管导入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10g稀硫酸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图片_x0020_1118956704

(1)当加入14gNaOH溶液时,含有的溶质是(填名称)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明城中学、二屯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