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103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aOH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 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C . 食盐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 . 稀盐酸溶液用于清除铁锈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 . 二氧化硫浓度
B . 氮气浓度
C . 二氧化氮浓度
D . PM2.5浓度
3、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埚钳夹持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
D .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并在通风厨内进行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闻气体气味
B .
称固体质量
C .
读液体体积
D .
稀释浓硫酸




5、生活中发生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蜡烛燃烧
B . 粮食酿酒
C . 汽油挥发
D . 陶瓷烧制
6、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NH4NO3
B . NaNO2
C . K2SO4
D . KNO3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能够反映元素原子结构的许多信息,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和物质的组成有关。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身份证”(见图),得不到的信息是( )
A . 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B . 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 . 硒是非金属元素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属于纯净物
B .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C . 正常的雨水显酸性,pH≈5. 6
D .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9、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非金属: P、Hg
B . 混合物:食醋、钢
C . 化合物:水、石灰石
D . 合金:生铁和金刚石
10、二甲醚(C2H6O)以其无污染、易于制造的特征,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替代能源而普及.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甲醚由9个原子构成
B . 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
C . 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D . 二甲醚和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11、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硝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取样品灼烧,闻气味
C . 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观察划痕的深浅
D .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12、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B . 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散热
C .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
D . 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13、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们发生的相同变化是( )
A . 溶质的质量都变小.
B . 溶液的质量都变大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D . 溶剂的质量都变大
14、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 H2O和a 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a=1.4
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
CO2+H2O+CO
C . X的化学式为CO
D . 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③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③标识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
2、用物质名称填写下列空白:
(1)食品包装袋内填充的是以防腐。
(2)人体所需热量的60%
~70%来自。
(3)紫色石蕊试液遇到氢氧化钠溶液变色。
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什么?。
(2)钢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作用的结果。
(3)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4、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括号内为杂质)。
(1)FeSO4(CuSO4)。
(2)CaO(CaCO3)。
5、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类似于(填“甲”或“乙”)曲线。
(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
(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乙。(填“>”“<”或“=”)
6、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稀硫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2)乙醇完全燃烧。
(3)氢氧化钠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7、已知甲和乙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下图是四种分子的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中反应物甲和乙的质量比。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组成和结构的不同,是物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则制取乙炔的最适合发生装置是;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乙炔,请简述操作步骤。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乙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2)若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
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甲和乙均有还原性。写出乙的化学式。
六、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在金属的性质复习课上,老师取下自己的黄金项链,请同学们帮忙鉴定,同学们提出了多种鉴别方案,进行了一节有意义的实验探究课。
(1)老师的金项链放入稀硫酸中看不到任何现象,小明把自己带来的“黄金戒指”放入稀硫酸中后发现有气泡产生。
①请你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②如果把小明的“黄金戒指”放入AgNO3溶液中片刻后拿出来,现象是。
(2)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然后过滤,并对滤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①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
(3)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 D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②B装置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4)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