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指要求原料物质中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物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氧化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葡萄酿成酒 B . 石油制成布料 C . 湿衣服晾干 D . 消化食物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啤酒 B . 空气 C . 蒸馏水 D . 石油
4、2015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或纸杯等用品 B . 爱护一草一木 C . 取超市购物时自带环保购物袋 D . 电脑长期待机
5、化学实验操作的制取性,规范性是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测溶液Ph C . 稀释浓硫酸 D . 取用粉状药品
6、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棕色的二氧化氮,从中可得知,一氧化氮的几条物理性质(  )
A . 3条 B . 4条 C . 5条 D . 6条
7、在镁元素与氮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镁元素+2价,氮元素显﹣3价,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MgN B . N2Mg C . Mg3N2 D . Mg2N3
8、白磷的着火点为40℃,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没有燃烧,原因是(  )
A . 没有点燃 B . 未与氧气接触 C .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 . 水的湿度太低
9、下列区别物质的实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区别 B .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二氧化锰区别 C . 食盐水和蔗糖水可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区别 D . 氧气和二氧化碳可用燃烧的木条区别
10、生活在一些常见液体的pH值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玉米粥6.8 B . 橙汁3.5 C . 肥皂水11 D . 洗发露7.6
11、从化学方程式中不能得到信息的是(  )
A . 反应物和生成物 B .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 C . 反应的快慢 D . 参加反应的物质微粒个数之比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植物油倒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 C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3、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携带酒精灯易燃物品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 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D .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14、已知化学反应Al(OH)3+NaOH═NaAlO2+2X,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 . H2O2 B . Al2O3 C . H2O D . H2
15、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C,N,O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B . 图中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C,N,O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 D . 确定Si为14号元素的依据是其中子数和质子数
16、关于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质子上 B .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a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kg C . 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氮原子与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8:7 D . 国际上统一采用相对质量来计量原子的质量为了方便书写、记忆和运算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 两个氮原子:N2 B . 三个氢分子:3H2 C . 钙离子:Ca+2 D . 硫酸亚铁:FeSO4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 . 10g氧化钠溶于90g水中得到100g溶液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有限的空间里点燃,有可能引起爆炸 D . 一个分子必须由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
1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 . 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但伴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0、某物质46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88g,水5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中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B . 该物质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C .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 . 46g该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96g
2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A . 甲是生成物 B .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反应中乙、丁的变化质量为13:6 D . 反应中甲、丁的变化质量为1:4
22、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表示原子的是(   )
A . B . C . D .

二、理解应用题(共4小题)

1、化学用语可准确、规范地表示微粒子、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填写下列空格:
(1)现有氢气、氧化钙、碳酸、氧气四种物质,其中:(填写化学式)

①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      

②可乐中含有的一种酸是      

③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④可用作清洁高效的新能源的是      

(2)氢氧化钠和氧化钙都属于碱,他们的化学性质具有通性是因为      ,但因为它们的阳离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存在差异,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它们的差异性      
2、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自来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通过太阳能电池电解水湖区氢能是绿色能源发展的方向,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如图表示: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分析微观过程图,请从微观角度总结出一条结论:      

3、如图牵手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回发生化学反应.A,B,C,D,E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稀盐酸、氢氧化钠、铁中的一种物质,其中C是酸溶液、E过多或导致“温室效应”,请回答:

(1)A      ,B      ,D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请结合硒元素的“身份证”信息填空:

三、实验探究(共4小题)

1、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1)请给下列实验选择正确的使用仪器,将仪器编号填在横线上.共选择的仪器有:①药匙②镊子③量筒④酒精灯⑤带铁圈的铁架台⑥带铁火的软架台⑦胶头滴管⑧石棉网

取用块状固体需用      取用一定量的蒸馏水需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用      ,给烧杯里的实验溶液加热需用      

(2)小雪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瓶收集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封好,小丽量取了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她们将两种液体同时分别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盖好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她们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      
2、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操作中若装置漏气,则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3)用C操作量取的水配制溶液的浓度比欲配制溶液      (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写一条即可).
3、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图中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a      ,b      
(2)若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选择⑥收集气体,反应开始后,当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并收集干燥的甲烷,下列组合可行的是        . (3)
A . ①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①③⑥ D . ②③④ E . ②③⑤
4、复习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小明、小红两位同学取同一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明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对照比色卡并读出pH

 pH试纸变色

pH       7(填“>”或“<”)

 该溶液是稀硫酸

 小红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经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

 该溶液是稀硫酸

(2)【提出问题】小刚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因为他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初中常见金属中只有铝能与酸、碱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决问题】小明、小红讨论后决定再用一种试剂进一步验证,请你帮忙选用一种试剂      ,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分析与计算(共2小题)

1、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它可将各种病源微生物杀死.请计算:
(1)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2)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需要过氧乙酸的质量为       g,水的质量为       g.
2、向50g氯化氢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上a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2)计算该50%混合溶液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
(3)若已知50%混合溶液中含氯化钠8.15g,则a点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