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共15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点燃酒精灯 B . 图片_x0020_100002 检验甲烷的纯度 C . 图片_x0020_100003 称量氯化钠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滴加液体
2、中华成语寓意深刻,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已成舟 B . 滴水成冰 C . 沙里淘金 D . 百炼成钢
3、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和铷原子,铷元素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B . 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C . 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D . Rb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4、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 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对于该反应中甲、乙、丙、丁物质类别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甲属于混合物 B . 乙属于化合物 C . 丙属于单质 D . 丁属于氧化物
5、为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防疫人员大量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有关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正确的是( )
A . -1 B . +1 C . +2 D . +4
6、2020年9月初,某地发生一起液化气爆炸事故,这次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液化气泄漏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立即开灯检查 B . 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C . 立即在现场打电话报警 D . 要立即开启排非气扇通风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 .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 , 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 . 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 .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因它们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8、已知:①x+H2SO4= XSO4+H2↑; ②Y+2ZNO3= Y(NO3)2+2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
A . Cu、Hg、Ag B . Fe、Cu、Ag C . Mg、Zn、Fe D . Zn、Fe、Cu
9、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源

①可燃冰是未来新型的化石能源;②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B.安全常识

①加油站、面粉厂:严禁烟火,加强通风换气,故所有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②煤气泄露:先关闭阀门,再打开排气扇。

C.化学与材料

①钢、氧化铁和黄金都是合金;②纯铁比生铁的硬度大、熔点高。

D.用“化学”眼光分析

①湿衣服晾干:分子之间有间隔;②为防止铜生锈,也可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隔绝空气和水。

A . A B . B C . C D . D
10、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B . 探究分子运动 C .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1、下列物质的检验或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除去CO2中少量CO:点燃 B . 鉴别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C . 鉴别CO2和O2:用澄清石灰水 D .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
1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3、向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 . 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一定不含Al;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Al;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Mg(NO3)2 , 一定不含AgNO3 , 可能含有Al(NO3)3
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x的值是7 B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 13 C . 丁一定是化合物 D .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A

Fe2O3

CO

B

O2

C

C

Na2CO3

稀盐酸

D

CO

C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2小题,共15分。)(共2小题)

1、金属材料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日常生活用品电热水壶,到电线、电缆等,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电热水壶的内胆材料主要使用304不锈钢(铁的合金),不锈钢能用于做热水壶内胆是由于它具有性,久用的热水壶内胆通常会有水垢,这时可用稀盐酸浸泡热水壶,但浸泡过久会腐蚀热水壶内胆,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类型是反应。
(2)要探究铁、铜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铜丝和铁丝,除铁丝和铜丝外,下列能探究出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试剂有(填序号)。

①硝酸银溶液

②稀硫酸

③硫酸铜溶液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过滤,滤液中溶有的物质是 。

2、2020年4月3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突破。
(1)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CO2等气体,可燃冰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其他两种是(任填一种);可燃冰具有哪些优点(任举一例)。
(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下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②B处的物质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 ;

③C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构成的;

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共2小题)

1、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石灰石和以下仪器,请用所给药品和仪器完成下列问题:

(1)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应在图1中选(填名称) 和AHI仪器组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对实验后的固体残留物可先溶解、后两步操作进行分离,要完成后一步操作,不但要从图1选仪器 (填序号),还要增加一种仪器是

(2)图2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他用品设计的制备CO2的装置。

①去底塑料瓶和带长导管的单孔胶塞的作用与图1中(填字母)相同;

②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利用图1中的仪器也可以组装具有相同优点的制备装置,你选用的仪器是BCFI和(填字母)。

③实验后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能否把铜丝网换成铁丝网”?但马上遭到同学们的反对,究其原因是:

2、甲、乙、丙三位同学对“铜树”和“银树”的形成感到好奇,他们决定对这两树进行探究:
(1)甲同学先对铝线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      ;然后插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放置试管架上进行观察,几分钟后发现铝线上有红色物质出现,化学方程式是      
(2)乙同学将铜线直接插入硝酸银溶液中,也放在试管架上观察,几小时后发现铜线上有银白色长须出现。

第二天后,两支试管均出现了奇观,他们好开心地见证铜树和银树的形成。

丙同学提出新的问题:将两试管中的混合物倒在-起后,其中的成分又是什么呢?接着又进一步探究:

①将铝线与铜线分别取出后过滤,得到含有红色物质的滤渣和滤液,其中滤渣中含有      

②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

[猜想]甲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硝酸铝,理由是      

(3)乙同学认为还有硝酸铜;丙同学认为还有硝酸银。

[设计实验]设计如 下实验方案,以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滤液适量,插入一根新铜线一段时间。

无现象

证明      同学猜想不正确。

②另取一试管盛滤液,放入锌片一段时间。

锌片上出现       。

证明一定含有硝酸铜,化学方程式       。

(4)[表达与交流]通过上述探究,得出滤液中含有      

四、综合能力题(本题有1小题,共10分)(共1小题)

1、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Fe、Cu、Au、Ag、Ni (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以下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

[资料]镍常见的化合价有+2、+3价,但在水溶液中通常只以+2价离子的形式存在。

(1)过程I中会发生:2Cu+2H2SO4+O2 2CuSO4+2X,X的化学式为      
(2)滤液①中含有的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为      ,过程Ⅱ反应生成Ni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渣①的成分是      ,向滤渣①中加入稀硫酸和氧气后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溶液颜色变为      色。
(4)滤液③和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固体A的成分是      
(5)Cu、Fe、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共1小题)

1、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他们用等质量不同形状的金属锌(所用金属锌均不含任何杂质)和稀盐酸反应(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氢气的体积,绘制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二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6.5g锌块、150g 含HCl7.3%足量的稀盐酸

6.5g锌粒、150g 含HCl7.3%足量的稀盐酸

6.5g锌粉、150g 含HCl7.3%足量的稀盐酸

(1)小组按图一装置进行的三个实验中,实验      (填实验编号)反应速率最慢;在图二中的曲线      (填“甲”、“乙”或“丙”)代表的是实验Ⅲ,从曲线甲、乙、丙得出探究结论是:      
(2)分析表中锌和稀盐酸的用量可知:      (填物质名称)反应消耗完;
(3)请计算以上任意一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4)分析上表数据,请在图三中画出在6.5g锌中加入0~150 g稀盐酸过程中,产生氢气质量对应的变化曲线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