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马市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 铁锅生锈
B . 冰雪融化
C . 粮食酿酒
D . 蜡烛燃烧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A . 煤炭直接燃烧
B . 秸秆焚烧还田
C . 开发清洁能源
D . 提倡多开汽车
3、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 . 分子有质量
B . 分子间有间隔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体积小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 氢原子
B . 氧分子
C . 氢分子
D . 水分子
5、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Na+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 .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 . 矿泉水,河水
D . 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7、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氧气验满
C .
液体加热
D .
量9.5mL液体




8、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 .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 . 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9、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 带回家中
B . 倒入指定容器中
C . 随意倒入水池中
D . 倒回原试剂瓶
10、下列各组气体中,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的是()
A . 氧气和空气
B . 二氧化碳和氧气
C . 氮气和空气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11、有一种矿石称为“孔雀石”,它有孔雀羽毛的绿色斑纹,主要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有下列性质,你认为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绿色固体;②不易溶于水;③加热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黑色固体。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③
12、用60mL的试管加热液体,下列液体的体积能符合要求的是( )
A . 15mL
B . 25mL
C . 30mL
D . 35 mL
1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空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14、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①动植物的呼吸;②食物的腐烂;③酒和醋的酿造;④农家肥料的腐熟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5、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 .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X=;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代号)。
2、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会慢慢熔化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会逐渐变黑,并能闻到一股焦味,这时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
3、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的某种物质。
(1)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2)小白鼠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3)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4、写(画)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氮元素;
(2)三个氧原子;
(3)2S;
(4)4个镁离子。
(5)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6)铝离子结构示意图
5、写化学式或元素符号:氮气 ,二氧化碳 ,水 。
6、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填序号)
7、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1)图中x=,Br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位于第周期.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字母,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氧元素在第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填“得”或“失”)电子。
(2)6~12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种。
(3)氟元素与表中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9、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收集装置选(填编号)
(2)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不同,是变化。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有A、B、C、D、E、F、G七种物质。在常温下A是无色无味气体,它可以由一种紫黑色固体B加热分解制得,C在A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D能造成大气污染。E在A中燃烧发出白光,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G在A中燃烧会火星四射。
(1)根据以上现象,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名称:B.,D.,E.,G.。
(2)写出G在A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做C在A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要留一层水,其作用是。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填“A”或“B”)导管吸气约20秒,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然后,由(填“A”或“B”)导管吹气约20秒,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组装好仪器后,应先,再添加药品;收集氧气时,使用(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怎么验证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插入集气瓶中,红磷继续燃烧,写出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该实验可得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的目的是。
(5)若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但能否获得成功?,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