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星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酥脆的饼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能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 . 根据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 D . 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温度又升高了
3、下图表示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 图片_x0020_100005 表示汞原子, 图片_x0020_100006 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 B . 汽油挥发  工业上制取氧气 C . 酒精燃烧  铁生锈 D . 试管破碎  樟脑丸升华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

选项

物质

用途

性质

A

二氧化碳

灭火

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B

氮气

用作保护气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

氧气

用于发射火箭

可燃性

D

稀有气体

制霓虹灯

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存放O2 B . 取下蒸发皿 C .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 . 制氧气
7、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致的选项是( )
A . 厨房中闻到饭菜香气味——分子是有质量 B . 给自行车胎打气——分子间有间隙 C .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 D . 湿衣服晾干——分子在运动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C .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 . 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9、(10揭阳4).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 C2H4O3 )、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 . 次氯酸钠是氧化物 C .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 . 过氧乙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10、在密闭容器中有以下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9

2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2

6

21

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 D一定是化合物 C . B一定是催化剂 D . 参加反应的C物质和生成的D物质的质量比为6:21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2个二氧化碳分子的符号
(2)3 个汞原子
(3)4个氢离子
(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
(5)写出Fe2+中右上角数字“2”的意义:
(6)图片_x0020_325957742 结构示意图对应的微粒符号是
2、下面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片_x0020_1906335403

(1)图中属于同一种元素(填写序号);
(2)图中D微粒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
(3)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表示的阴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
(4)图中B表示的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
(5)写出一种与B微粒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的化学符号
3、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五氧化二磷;④冰水混合物;⑤氯气;⑥人呼出的气体;⑦铁粉;⑧澄清石灰水;⑨液氧;⑩碳酸铵。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4、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干旱,水资源紧缺。
(1)写出水的化学式
(2)干枯的池塘时时散发着恶臭,你能闻到臭味的主要原因是
(3)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做法
(4)对含碎菜叶、泥沙等的生活用水,采用操作后,可再利用于冲厕所、浇花等,此操作用到的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
(5)排放含磷洗衣粉的污水可造成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选填“原子”、“离子”、“分子”、“元素”)
(6)常用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A—G七种物质关系如下图,其中A和C都是无色液体,B是黑色固体,F在D中燃烧可以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图片_x0020_100012

(1)写出A、B、E的化学式:A、B、E
(2)物质G排放过多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3)写出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479923504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b
(2)小芳同学如果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如果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3、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提示:Zn + 2HCl = ZnCl2 + H2↑)

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称量。(提示:2NaOH + CuSO4 = Cu(OH)2↓+Na2SO4)

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

4.8g

112.6g

138.4g

反应后

8g

112.5g

138.4g

(1)从表面看,这三个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选填“增大” “减少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2)造成上述实验的原因可能是:

①实验一

②实验二

(3)在三个实验中,实验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4)由此可得出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必须在体系中进行。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张玲同学为了测定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 5.55g 研碎的汉白玉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g)

4.25

3.95

3.35

3.35

请计算(Ca-40C-12O-16):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      g.
(2)求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星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