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物质A的一个分子含有3个A原子,表示3个A分子的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

A . A3 B . 3A3 C . A3+ D . 3A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Si    B . Al    C . O    D . Fe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矿泉水 B . 自来水 C . 蒸馏水 D . 食盐水
4、圩墩人是新石器时代常武地区最早的居民。他们从事的下列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夯筑土屋 B . 结绳记事 C . 磨制石器 D . 烧制彩陶
5、下列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可燃性 B . 挥发性 C . 导电性 D . 导热性
6、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氧气 B . 水银 C . 金刚石 D . 氯化钠
7、下列仪器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A . 铁夹台 B . 蒸发皿 C . 锥型瓶 D . 坩埚钳
8、蛋黄中含铁丰富,人体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   )
A . 贫血症 B . 侏儒症 C . 佝偻病 D . 龋齿病
9、某种碳原子可用于检测人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其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2 B . 6 C . 8 D . 14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倾倒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加热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3 D . 读取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4
11、1773年普利斯特里发现一种能使蜡烛燃烧更剧烈并发出白光的气体,把它命名为“脱燃素空气”。关于“脱燃素空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密度比空气小 B . 易溶于水 C . 有可燃性 D . 能支持燃烧
12、古人常用雌黄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修改文字,“信口雌黄”即来源于此。雌黄(化学式为As2S3)中S的化合价是-2,则As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3 C . +4 D . +2
13、下列化学符号能正确表示物质组成的是(   )
A . 氧化镁  MgO2 B . 氯化铝 AlCl C . 碳酸钠  Na2CO3 D . 氯化钠  NaCl2
14、如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X范围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液氧 B . C . 氯化钙 D . 锰酸钾
15、关于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现象上判断:电源正极能产生氢气 B .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 . 从宏观上辨识: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 从微观上分析:变化中水分子被分解
16、疫情期间常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如图表示酒精分子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酒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化学式可表示为C2H6O B . 酒精由9个原子构成 C . 酒精中含有C、H、O三种元素 D . 酒精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8
17、天然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步骤Ⅰ常除去易溶性固体杂质 B . 步骤Ⅱ中物质X可能是活性炭 C . 步骤Ⅲ投药消毒主要用来杀菌 D . 净化后的水一定不属于纯净物
18、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 鉴别CuO和Fe3O4——取样,观察粉末颜色和状态
19、如图是连接压强传感器的CO2气体制取发生装置和实验过程某段时间试管内气压强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图片_x0020_100009

A . a点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 B . bc段可在导管口收集气体 C . cd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D . de段固体与液体脱离接触
20、氧烛是一种常用于潜艇中的化学氧源,主要成分 NaClO3(化学性质与KClO3相似)、同时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Mg粉(燃烧时提供NaClO3分解所需的热量)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①氧烛在使用时可能具有照明的功能

②氧烛中反应既有分解反应,也有化合反应

③使用完后,产氧药块中原物质的质量均减少

④Mg粉过少会使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多将减小产氧量

A . 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氮气;②干冰;③石墨;④氧气;
(1)常用于电池电极的是
(2)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常用于切割金属的是
(4)用作灯泡填充气的是
2、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元素
(2)硝酸根离子
(3)氮分子
(4)一氧化二氮
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如图是自然界中的部分碳循环途径。

图片_x0020_100011

(1)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填“单质”或“元素”)。
(2)⑥的反应过程中(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3)①~⑥中,表示CO2消耗途径的是;主要过程属于缓慢氧化的有①和
(4)大气中的CO2含量保持动态平衡。如大气中CO2含量上升,将导致效应加剧。据图分析,人类缓解这一效应的措施可以是(写一种)。
4、如图是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12

(1)“分离液态空气法”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图片_x0020_100013 ”表示的微粒是
(3)下列能表示液态空气微观示意图的是

图片_x0020_100014

(4)下列关于“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说法中:①洁净空气是纯净物;②此方法制氧气的原料来源广泛;③液氧比液氮沸点高;④此方法既可得到氧气又可得到氮气。正确的是 (填序号)。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如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图片_x0020_100031

(1)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开始收集气体的较合适的时机是:
(3)实验时,放置酒精灯应在固定试管之(填“前”或“后”)。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下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图片_x0020_100032

A将烧杯换成了水槽

B试管口橡皮塞未塞紧

C手捂在了试管中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再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

(5)①高锰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多少质量的高锰酸钾中含有6.4g氧元素?(写出解题过程)

2、如图是实验室进行的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8

(1)若蜡烛燃烧更旺,则分液漏斗内装的液体为:,集气瓶内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若蜡烛燃烧熄灭,则制取气体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能为:
(3)用实验甲装置制取一瓶CO2进行实验乙,①②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纸花。能证明实验成功的现象是,将纸花取出烘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微粒的性质再探究。
(1)(链接教材)教材采用下图 装置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1

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1的现象说明
(3)实验2的现象是
(4)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5)(实验探究)同学们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棉线事先用酚酞试液浸泡并干燥,棉花上蘸取了某种试液能吸收少量氨气)。一段时间后,干棉线没有明显变化,湿棉线fe段逐渐变红,fg段变色不明显。

图片_x0020_100022

实验中能够使酚酞变红的微粒是(

A 氨气分子                          B 水分子

C 氨气与水反应后的微粒              D 以上都是

(6)湿棉线fe段和fg段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7)若要应用该装置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的影响”,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探究
(1)(知识回顾)

下列较早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居里夫人    C 门捷列夫    D 诺贝尔

(2)如图是科学家经过精确实验得出的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b”的数值是

图片_x0020_100023

(3)(提出问题)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初步探究)同学们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时先关闭K1、K2、K3 , 再将红磷、木炭点燃后同时伸入到大小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中。

图片_x0020_100024

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4)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应进行的较合理的操作是

A 先打开K1、K2 , 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3

B 先打开K1、K3 ,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1、打开K2

(5)操作全部正确的情况下,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6)(深入探究)同学们再用左图装置进行探究,传感器分别测得气体浓度变化如下右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5 图片_x0020_100026 图片_x0020_100027

依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中试剂X的主要作用是

(7)通过探究得出结论: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
5、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各种科学技术统称为捕碳技术。某种捕碳技术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9

(1)过滤器和集中处理器中分离提纯的气体是
(2)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
(3)反应器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反应器中另一种处理方法是利用钉(Ru)作催化剂将CO2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反应的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0

①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 分子的种类不变   B 原子的种类不变    C 物质的种类不变 D 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