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科学成就中,(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A . 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B .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编制 C . 原子论与分子学说的创立 D . 测定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2、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既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又闪耀着魅丽的理性光辉,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诗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滴加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向试管中添加粉末状固体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倾倒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3 D . 量筒读数 图片_x0020_100004
4、下列危险标志中,与燃烧有关的是(    )
A . 图片_x0020_834568357 B . 图片_x0020_527335560 C . 图片_x0020_121802099 D . 图片_x0020_788434334
5、对实验现象的符合题意描述是我们从实验中获取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对各实验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6、根据所示的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是由化合物混合的混合物是(    )
A . 图片_x0020_26630749 B . 图片_x0020_947116017 C . 图片_x0020_1300196017 D . 图片_x0020_782372033
7、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8112789 B . 图片_x0020_223064878 C . 图片_x0020_864438102 D . 图片_x0020_396468253
8、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它的拼音名称是以编制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而命名。在元素周期表中钔元素的一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507377526

A . 元素符号是Md B . 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01 C . 属于金属元素 D . 相对原子质量是258
9、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下列做法中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的是(    )
A . 大力推行火力发电来替代水力发电 B . 努力提高家庭小汽车的拥有率和使用率 C . 在田间集中焚烧用不了的多余的秸秆 D . 全面推行无磷洗衣粉替代含磷洗衣粉
10、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比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大 B . 电解水中最小的粒子是水分子 C . 原子先构成分子,然后构成物质 D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11、甲同学在用试管加热液体时,发现试管破了,下列所列的可能原因中会造成试管破裂的是(    )
A .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净 B . 加热时试管垂直向上 C . 试管内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一半 D . 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12、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 带火星木条 B . 燃着的木条 C . 澄清石灰水 D . 二氧化锰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34713598图片_x0020_530557044 ”表示不同的原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22740267

A . 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 B . 从微观角度来看,生成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反应物都是单质 D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1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几种关系,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图片_x0020_165334463

A . 纯净物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 . 单质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 .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5、甲同学采用仰视的方法用量筒量取了20mL的水,在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读得量筒中水为10mL,对于倒出的水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于10mL B . 等于10mL C . 小于10mL D . 不能确定
16、下列各括号内的实验操作,可作为括号前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蔗糖和食盐(加水,振荡) B . 软水和硬水(加肥皂水,振荡) C . 酒精和白醋(闻气味) D . 氮气和二氧化碳(滴加澄清石灰水)
17、下列四种物质,括号内是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则所含原子数量最少的是(    )
A . 锂(7) B . 碳(12) C . 磷(31) D . 钙(40)
18、下列选项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 氧化汞 B . 净化干燥后的空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C .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固体产物,纯净的高山湖水 D . 稀有气体,氯酸钾
1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我们呼吸需要氧气,因此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B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所以氧原子在电解水反应中不可再分 C . 氧化物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D . 煮沸可以将硬水软化,所以煮沸后的水中不再含有钙、镁化合物
20、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图片_x0020_75738605

A .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 ③固体质量相等,A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B为纯氯酸钾 D . ④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化学用语是研究化学的工具,是学生进一步掌握其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

2个氮原子:;3个镁离子:

4个氧气分子: 图片_x0020_975921488

(2)指出下列各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

2Ca:; O2

2、宏观和微观是人类看待事物的两种基本视角。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因为金属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保持了金属铜的化学性质。
(2)在夏天,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阳光下暴晒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3)妈妈在厨房炒菜,阵阵香味不时飘向客厅,说明
(4)登山运动员在登上珠穆朗玛峰主峰顶时,将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了,是因为瓶内气体分子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一定改变的微粒是,一定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3、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之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雨后,同学们从河水中取样进行水的净化实验,请你指出如图1所示过滤操作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鉴别过滤后所得的澄清的水是不是软水的方法是:,生活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图片_x0020_415760294

(2)如图2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它连接的是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而验证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请你写出水在通电情况下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物质A——G都是常见的物质,A是暗紫色固体,C是黑色固体,E和F都是无色液体,G是最轻的气体,D是能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下面是它们相关实验图:

图片_x0020_1303406960

(图解:加热A生成B、C、D;E中加入少量C生成D、F;F电解生成D、G。)

(1)写出相关物质的名称:B:;D:;G:
(2)C中加入E的文字表达式:;基本反应类型:
(3)D与硫的反应文字表达式:;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在实验室中可选择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

图片_x0020_144802434

(1)图示中仪器的名称:a;b
(2)写出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要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作为收集装置,验满的方法:。若用下图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图片_x0020_1290388355

(3)汽车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一氧化氮(NO)。某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

若选择合适的装置在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一氧化氮,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近一段时间因为气温下降较快,教室的门窗大多数时间都是关闭的,一段时间后同学们感觉较闷,老师让几位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检测此时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收集气体)

老师让两位同学来分别收集两试管教室内的空气:

甲:从实验室拿了两个空试管和两个胶塞,到教室后,将试管颠倒几次后,塞好胶塞,并放在试管架上。

乙:从实验室拿了两个空试管和两个胶塞,到教室后,用注射器吸取教室内空气,再向试管内注射,反复几次后,塞好胶塞,并放在试管架上。

你认为他们的收集方法

A 甲的方法正确           B 乙的方法正确

C 两位同学的方法都正确   D 两位同学的方法都不正确

请你写一个与他们不同且正确的收集方法

(2)(实验验证)

正确收集好教室内空气后,如图所示装置是测定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试管内容积是82mL,注射器开始时活塞停留在注射器的18mL刻度处。

图片_x0020_877086311

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第一次实验,甲同学记录:白磷燃烧,(填白磷燃烧现象),注射器的活塞(填活塞移动情况),最终停留在10mL刻度处,计算得到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为%;你认为产生该实验结果的可能的原因:(写一条即可)。
(4)第二次实验测得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为18%,则实验结束后注射器活塞停留在mL刻度处。
(5)(结论评价)

造成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的原因是:;对此你的建议是:

2、小马虎在做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不正确地添加了同样是黑色的氧化铜,发现同样也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咨询和查阅资料了解到氧化铁同样也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以生成100mL的气体为标准,记录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过氧化氢溶液温度(℃)

催化剂及其质量

收集100mL氧气

需要时间(s)

5

30

20

二氧化锰0.1g

30.8

5

30

20

氧化铜0.1g

54.6

5

30

20

氧化铁0.1g

64.7

5

30

20

150.5

(1)实验④的作用是:
(2)写出实验③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通过实验的比较可知氧化铁也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但若要证明氧化铁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氧化铁在反应前后的也没有改变。
(4)由实验可知,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中,催化效果最好。
(5)比较两组实验生成气体的快慢,除上述实验所用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6)上述实验表明催化剂的种类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而温度也可能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你还知道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只要写一种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安庆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